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

  2009-05-01 16:02:32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 ●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而其潜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为祖国的未来呼吁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      ●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强国”和“三个文明”的真正实现      ●现在的育才机制和社会风气逼着全国青少年服从考试指挥棒,都走高考独木桥,一纸文凭定终身,这就是最大的“同”。但你别看它比顽石还硬,根据“同则不继”的法则,它是绝不可能长命百岁、持续发展的            最近,我在《书摘》杂志2004年第一期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这里我先摘引几段:      ——妈,我学了,我读了,我看了,我听了,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倒好听,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作业写完了,玩电脑喽!“玩什么电脑,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快写!”MyGod!老妈之命不敢违,写吧!So,只能以泪洗面啦!(“哭”死我啦!)      ——学习越来越忙,睡得自然就很晚,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桌子上的课本早已看不清楚,虽然窗外的黑暗被一堵墙隔绝在外,但我感觉时时刻刻都处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望着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总是想,那里应该充满光明吧……      ——学生、学生,要“学”还得要“生”,可现在我们是生不如死!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教育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感到快要崩溃,身体快要四分五裂……唉,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能就此倒下。呜呜呜……谁能救救我!      ——看了这幅画,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人只要进了大学,太阳都绕着你转……这人啊,就是这样!活着太痛苦了,生不如死,但又没办法,你死了,父母怎么办,还等着你养活他们呢。唉!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我读着这些怨苦、沉痛乃至绝望的话,难以想象它们竟出于那些健康、漂亮、聪明、活泼的少男少女之手。我夜不成眠,不知怎样才能救助他们。我坐立不安,所以要在这里作点呼吁:现在的祖国花朵,未来的国家栋梁,竟在那里“以泪洗面”,感到“生不如死”,哭叫着“谁能救救我!”那些把祖国花朵“逼”到如此境地的人,难道不应该深切地反思反思吗?难道不应该作点努力、想些办法吗?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我们作为成人已是饱经风霜、很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然而我们如果设身处地为现在的中小学生想想,假如让你连续六年乃至七年八年九年挣扎在学习考试的苦海之中,每天要做大量艰深度远超智龄的数学题,要啃外语及做完其他令人望而生畏的种种作业;早晨六点半出门上学,晚上十一点还未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不许读闲书,不许玩电脑,乃至放学回家就不许出门;父母师长只要见面便唠叨不已软硬兼施,无非逼你做作业;考试成绩不佳轻则怒骂,重则殴打。请问这种情况符合响彻云霄的“以人为本”原则吗?请问你在这种情况下,有把握保持心理正常和身体健康吗?      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和我们相比,所以他们在巨大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下难以忍受,深感痛苦;甚至陷入危险的心理失衡状态,轻则厌学、逃学,出现精神障碍;重则离家出走乃至于想到自杀;更重的还出现了逆伦凶杀。诸如此类的情况,已一再见于媒体报道。“风起于青萍之末”,现在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宣泄表现,已经不仅仅见于“青萍之末”,而是刮起了尘沙,吹落了木叶!我们如何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事关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事关长期的育才用才,事关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啊!      有一位中学生在其所作的画下写道:“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进了天堂,意味着以后能挣大钱。”这话虽然简单,却是一语说到了“根本”上。现在的父母逼子女考试出众,不就是为了子女将来能够当“白领”、挣大钱吗?父母并不隐瞒这个奋斗目标,所以这个奋斗目标也便深入子女之心。既然是只为“挣大钱”而在学习考试中全力拼搏,那么即使是天才儿童、优秀学生,他们的心中还能容得下“德育”吗?还顾得上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吗?“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只为高分拼搏,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强国”和“三个文明”的真正实现。      有一位作者在评析中学生的这些画时写道:“现行考试制度,使分数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尺度,更成为决定学校和学生生存、发展与未来的标尺。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近乎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学生承载了太多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承受着社会转嫁在他们身上的那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因此,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剥夺学生的权利就等于犯罪。”      这一段话语重心长,而且说到了根本上。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倡扬“和而不同”,并进而揭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两大法则,这都是包含大智慧的圣哲之言。现在的育才机制和社会风气逼着全国青少年服从考试指挥棒,都走高考独木桥,一纸文凭定终身,这就是最大的“同”。但你别看它比顽石还硬,根据“同则不继”的法则,它是绝不可能长命百岁、持续发展的。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有效机制鼓励“行行出状元”,坚信自学可以成才,坚信在职业实践中坚持自学更易于成才,这才真正体现了“和而不同”;并由“和实生物”的法则而出现各种人才大显身手、互补互促的生动局面,保证中华民族永远焕发活跃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根本之点,在于育才用才一代胜过一代。所以,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向广大青少年伸出援助之手!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