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 默--于永正.教海漫记

  2009-05-01 15:54:09  
幽 默--于永正.教海漫记 一 这节课学的是王鲁彦的名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写得清丽细腻,小荣读得活脱传神。其他同学一边看书一边听,人人神情专注,个个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幽 默--于永正.教海漫记

                                       一

    这节课学的是王鲁彦的名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写得清丽细腻,小荣读得活脱传神。其他同学一边看书一边听,人人神情专注,个个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有韵有味的语言,从小荣那清亮甜美的嗓子里发出。同学们仿佛被带进了静谧的果园。

   “小建最投入。”小荣读完了,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一字一顿、一本正经地说,“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

    学生们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回过味来,发出一阵咯咯的笑声。

   “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着,于是才不由地流出了‘哈拉子’……”

    一阵更响的笑声过后,我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如果读文章能像小建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淌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

    学生们又笑。

    下课,听课的老师说我很幽默。并说,我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情节,即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通过风趣的语言讲出来了,学生不但理解了,而且肯定终生不忘是。

    我以为,这不是溢美之词。

                                         二

    读师范时,教我们数学的程老师就善于把深奥的道理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

    记得刚学函数时,程老师说:“函数呀,其实连三岁的娃娃都懂。你们注意没有?三岁的小孩过马路时都知道向左右看看。当他发现左方来了一辆汽车,他对不会作出这样的判断:什么时候我和汽车正好在马路当中相碰,什么时候我才迈开双脚。——这就是一个函数问题。三岁的小孩都明白的问题,对于十七八岁的你们来说,就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

    一阵轻松的笑声过后,函数的学习的确人人感到容易。

    一次,一位上中学的学生向我讨教如何写论文。我给他讲了一个关于疝气的故事: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说:“我的小孩得了疝气,要不要动手术?”一位老师说:“要动。我的小孩四岁时得了疝气,做了手术就好了,术后只留下一道很不明显的疤痕。”另一位老师说:“我的孩子也做过这种手术,手术很简单,没危险。”第三位老师说:“有位老师得了这种病,可是怕动手术,结果连走路快了都不行。几年下来,体质也差了。去年,下一步决心开了刀。现在一切正常,什么体育活动都能参加,身体也渐渐好了。”听了三位老师的话,那位老师说:“明天我就带孩子到医院去做手术。”

    故事讲完了,我对学生说:“你把四位老师对话整理出来,就是一篇论文,题目是《得了疝气要动手术》。什么论文?如此罢了。你多读几篇论文,读的时候,对照我讲的关于疝气的故事,看看我说得对不对。别小看了这个故事,论文的要素里央都有。”

    学生听了,手舞足蹈:“妙,妙!于老师,不论什么问题,你一说怎么就这么浅显明白了呢?”
我说:“‘不论’去掉,换个‘有些’。上小学时,我不就常对人们说,‘用词要准确’吗?”
师生二人开怀大笑。

    德国的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确实是真理。

    教学中不妨加点“幽默”。适时、适量而又有分寸地“幽”它一“默”,效果绝对不错。

                                           三

    学完《翠鸟》的一、二两段,我一看表,离下课还有七分钟。留七分钟学第三段,绰有余裕。因为这一段并非重点。

    我发现小庆打了个哈欠,用胳膊碰了一下同桌,在嘀咕什么。

   “小庆,”我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请你去逮一只翠鸟。”

    他慢慢腾腾地站起来,茫然地望着我,。我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

   “到哪儿去逮呢?”他可怜巴巴的,很神气的眉气被皱起的眉头扭曲得变了形。

    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神情迷惘。

   “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

    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谁上得去呀!”

    我哈哈大笑。他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他读懂了。当我问他为什么请他去逮翠鸟,他赧然一笑,低声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

   “你有点疲劳了,对不?”我补充说。

    同学们听了,立刻发出会心的笑声。

   “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完成,却帮助同学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同学们,第三段告诉我们的正是翠鸟的住处。”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段,翠鸟的住处”这样一句话。

   “处”字刚刚收笔,下课铃响了。

    这一个幽默的小插曲,使疲劳的学生们为之一振。师生融融乐乐,陶陶然于一堂,顺利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

                                          四

    幽默,绝大多数是临场发挥。在我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学生们的笑声。

    教《在仙台》,一个学生问:“老师,北京的大白菜运到浙江怎么便‘尊为胶菜’?您不是说,胶州出的大白菜才叫胶菜,才有名的吗?”

  “嗨!冒牌货吗!不然,为什么要‘打假’呀!可见,那时就有假冒伪劣商品。”接着是一片笑声。

    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我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经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我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教《虎假狐威》时,一位小朋友把“扯着嗓子”理解为“拉嗓子”。我“啊”了一声说:“把嗓子拉长?”说完,用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动作作完了,我问:“这能受得了吗?”全班小朋友捧腹大笑。我这是运用“归谬法”而产生的风趣。

    在讨论“当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会怎么想”时,有的小朋友说:“哎呀,百兽还真害怕狐狸呢!”有的小朋友说:“奇怪,我又没犯错误,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我顺势说:“是呀,再说又没到退休的年龄!”我引现在的“退休”要领于老虎身上,又引起哄堂大笑。
    一次上作文课。学生们正专心致志地写着,忽然张宁宁怒冲冲地带着哭腔报告说:“于老师,刘希隆弄了我一脸墨水!”

    我一看,白白的脸上溅了好几片蓝墨水,最大的一片有手指甲那么大。两颗晶莹的泪珠挂在她的眼角上,随时等待着主人发出“冲出来”的指令。

    希隆解释道:“是我拔铅笔帽时溅上去的,我……我不是有意的。”

    我明白了。走到宁宁跟前说:“这叫‘锦上添花’!白净的脸上有了这几朵‘花’,就更美了。”
    张宁宁破涕为笑。

    一句幽默的话,化“干戈”为“玉帛”。

    一天早上,小队长崔广徐收作业时,所属队员李朝军、赵从军、张安军都说没带来。崔广徐今天穿了一件崭新的蓝毛衣,口儿开在肩上,上面钉了四个黄色金属扣子。我说:“广徐现在了不起了,是大尉!你们看,一道杠四颗星!广徐晋升为大尉了,是‘大尉司令’,你们‘三军’更得听他的。”

    我平时称朝军、从军、安军为“三军”。

   “那我们是什么?还是兵吗?”“三军”之一的朝军问。他最调皮,最滑稽。

   “你们当然还是兵喽!而且是列兵。”

   “我们不当劣兵,当好兵!”

   “‘列兵’是‘列’是‘排列’的‘列’,不是‘恶劣’的‘劣’!”我纠正说,并随手将“列”字写在黑板上。“以后,你们进步了,可以晋升为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光兵,就有五个等级哩!你们好好干,慢慢来!”

    崔广徐真格儿似的,正儿八经地说:“请你们回家拿。如果没做完,中午回家补。”

   “三军”听了,吐了吐舌头,乖乖地走了。

     从此,“大尉”一直伴随着崔广徐。如今都四十出头的人了。同学们见面仍亲昵地称呼他为“大尉”,“大尉”的来历成了“百谈不厌”的话题。

    一句玩笑话,竟使“三军”那么服贴听话,为学生留下那么值得回忆的童年情趣。

                                           五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为什么相声、小品赏听到观众的笑声、掌声,越发表演得好,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道理亦然。

    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

    幽默与冷漠无缘。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