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2009-05-01 15:50:04  
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小学语文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从语文的课堂教学变革做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要改变以往注重传授所谓“技巧”“经验”满堂灌的形式,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小学语文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从语文的课堂教学变革做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要改变以往注重传授所谓“技巧”“经验”满堂灌的形式,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自己亲身感受。即“探究性”作文。   什么是探究性作文?研究性作文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其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   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然后指导他们把探究的过程整理成文。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写作文的材料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研究性作文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写研究性作文的,经常指导他们写这样的作文,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十分有效。   1.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愿意写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动机水平的高低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一般来说,动机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正是适应学生这种较高层次的需要,以激发其写作动机。所以,学生写这样的作文,积极性高,自觉性强。   2.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刘勰说:“文附质也。”“文”就是语言文字及其表达的形式和技巧;“质”就是内容,包括思想和情感。“文附质也”,语言文字的表达必须附丽或扎根于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内容之中。可见,作文教学的真谛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愿望,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正是为了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运用已有知识研究课题,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更充满情趣。   3.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语言活动是交际和概括的统一。”“人所固有的高级心理交往形式有可能存在,只是由于人可以通过思维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我们也清楚,作文的过程是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寻求表达的过程,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其前提是让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探索和研究。他们探索研究得越深,写出的作文就越有质量。实际上,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师把握了这一过程,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   二、研究性教学的程序   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可以按以下四步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先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指导学生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确立研究课题。可以是全班共同研究一个课题,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研究一个课题,也可以是个人单独研究一个课题,这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     2.自主探索研究。教师要给学生安排探索研究的时间,保证学生能围绕课题选择正确的方法展开研究,最终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也可以在探究方法上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3.交流研究结果。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教师要安排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探究的方法和结果,以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保证交流的质量,事先一定要让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好要有书面材料。交流时,发言的面一定要宽,最好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随机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   4.记叙探究的结果。探究的结果要通过作文来体现,所以最后要指导学生将探究的情况记叙下来。一般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怎么探究的就怎么写,重点要写清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三、研究性作文教学实例   一次作文课上,我先向学生讲了牛顿、瓦特等科学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搞发明创造的故事,让他们明白,提出问题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接着,我鼓励他们大胆提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纷纷举手发言,有的提出,路边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有的询问,自然界中为什么黑色的花很少见?还有的问,母鸡在冬天为什么下蛋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带领大家讨论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经讨论,归纳出了几种方法:一是看书,二是做实验,三是向别人请教。然后,我布置大家选一个自己最想弄懂的问题去寻找答案,或者几个人一组去共同研究。这是作为作业布置给大家的,要求在三个星期内完成。课后,有的同学去图书馆找书,有的找来材料做起了实验,还有的向老师、父母去请教,有的同学甚至写信向报刊、电台询问。   三个星期后的又一次作文课上,我先让大家分小组汇报各自探索研究的情况,要求发言时必须讲清三个问题:(1)研究的是什么问题?(2)研究的过程如何?(3)研究的结论是什么?接着,我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选了几个代表讲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组织大家进行了评议。然后,我趁热打铁,要求他们把交流的内容记叙下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读不通的地方自己再改。最后,我选出三位同学当众朗读自己所写的文章,给予了适当的点评。     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著的。因为学生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交上来的作文普遍写得较有特色。其中一位同学写的题目是:《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他是采用实验法解决问题的。首先,他用硬纸板分别做了圆形、方形的盒子和盖子,做完后再盖盖看,发觉方盖必须对准了角才能盖上,而圆盖随便怎样盖都能盖上,由此得出结论,盖子做成圆的是为了盖起来方便。后来,他又从玩具汽车的轮子得到启示,知道了盖子做成圆的还为了施工时运输方便,因为圆的可以滚动。文章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有新意。还有一位同学写的题目是:《母鸡在冬天也能多下蛋》。她从书中找到了冬天母鸡生蛋少的原因是因为光照时间短,于是她跟奶奶搞了一项实验,在鸡窝里装了盏电灯,增加光照时间,结果母鸡果然生蛋多了。文章写得很有点儿实验报告的味道。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