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的由来

  2009-05-01 15:38:30  
化学元素的由来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从遥望无际的广袤宇宙,到身边的点点滴滴,所有这些自然界的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功能如何,它们都是由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物质――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元素是构成万物的“基石”,这是公认无疑的客观事实。但是,你可知道,这个认识却是人们经过许多世纪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化学元素的由来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从遥望无际的广袤宇宙,到身边的点点滴滴,所有这些自然界的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功能如何,它们都是由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物质――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元素是构成万物的“基石”,这是公认无疑的客观事实。但是,你可知道,这个认识却是人们经过许多世纪的努力才获得的。

早在公元前12世纪,即我国殷周之交的奴隶制全盛时期就产生了物质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所谓“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可在一个永不终止的循环过程中巨变,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作用,这些作用的结果产生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漠克利特提出了“原子学说”。他们认为,万物都是由极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称为原子,意即不可再分的原始粒子。到了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的“四元素”(指土、空气、水、火)学说,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所谓“原性说”。他认为“四元素”学说中的每一种元素都是由热、冷、干、湿四种“原性”中的两种所组成,其关系如图。

直到17世纪中叶,随着采矿、冶金、火药等化学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才为进一步揭开物质组成之谜打下了基础。也就在这时,产生了早期的朴素的化学元素理论。

1661年,被称为化学之祖的英国科学家波义尔综合分析了前人积累的资料,并反复进行科学实验后,摆脱了古老元素学说的束缚,指出:“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的和在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得到的那种简单的物体”。他还指出:“化学的目的是认识物质的结构,而认识的方法是分析,即把物质分解为元素”。从此,波义尔纠正了古代错误的“性质”元素学说,第一次为元素确定了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唯物主义的“物质”元素理论。

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论建立后,人们才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而成的。于是,元素的概念被定义为“同种类的原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的发现以及原子核组成的奥秘被揭开后,人们认识到,同种元素的原子核里所含的质子数目是相同的,但中子数可以不同。因为中子数不同,所以同一元素可以有质量不同的几种原子。但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不是原子的质量而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数,而核外电子数又取决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其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根据现代的观念,元素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也就是说原子的核电荷(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决定元素内在联系的关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如氧气、铝、铁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如盐、水、硫酸等。

现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化学元素,正是这一百余种“基石”组成了千奇百怪的物质形态及功能,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生活。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