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中放飞孩子的梦
“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以梦”(钟理群语)。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理性认识排挤了感性体验,被动接受压抑了个性自由,孩子的梦被肢解得体无完肤,以至出现了一批“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老态龙钟”的儿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深思。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们是梦的公主、王子,他们的心中充盈着激情与幻想:“让老鼠成为猫的好朋友。”“我们坐着月亮船在银河中穿梭。”……而语文课,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儿童的多彩梦而存在的。
欣赏每个孩子的梦,就得蹲下来看孩子的梦,用“儿童的眼睛”看待“儿童世界”。有个词叫“童言无忌”,在平时的语文课中,“荷花会与‘我’共舞。”、“我想请买火柴的小女孩到我家做客。”“我好象也长了一对翅膀。”……“童真可师”,孩子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的想象在翻飞,个性在张扬,智慧的火花在炽烈地燃烧,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身语言的艺术魅力。而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融为一体,始终用微笑来容纳孩子的一切,对于孩子的幼稚忽略不计,用一颗宽容、理解的心来对其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应加以肯定和赞赏:“你简直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小作家!”、“你多像一位小诗人呀!”,这种做法就能满足孩子内心的自我肯定的要求,强化其积极向上的欲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广天空的责任则需我们教师来承担。
欣赏每个孩子的梦,就得为孩子的梦创设情境乐园。情境的创设其实是人为地优化了的环境,能让孩子们自如展示其梦的乐园。它观照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所创设的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苏教版第六册《小露珠》有个教学目标是感知小露珠的美丽和作用,如果设计赞美说话训练,学生的感悟则是很肤浅的,因此,我给他们创设了情境:“自然中有很多动、植物,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动植物?你最想成为自然中谁的代表?”以此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他们畅所欲言,渐渐地,情绪高涨的学生仿佛置身与美丽的自然中,自己就是自然中的一员,我则乘热打铁:“自然中的动、植物都很喜欢小露珠,可随着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就要离开我们了,千言万语还没来得及说呢!请代表你所喜欢的动植物给小露珠写封感谢信吧!”学生的脸上个个洋溢着笑容,兴高采烈地分别以“黄色的菊花、歌唱家喇叭花、长耳朵的小白兔、胖胖的大狗熊”等身份给小露珠写信了:
“小露珠,我想和你做好朋友。有时我也真想成为一颗小露珠,在大自然里,我们可以一起快快乐乐地玩,一起说悄悄话,一起捉迷藏!”
“非常感谢你给我带来快乐!我平时非常孤独,没有人来和我做伴,而你每天很早就爬到我的身上,把我变美丽,吸引了蝴蝶到我身上来跳舞,陪伴孤独的我度过无聊的时光。”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