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绿”字了得

  2009-05-01 15:36:45  
怎一个“绿”字了得 在我刚刚带班的时候,给学生讲古诗。真是费劲极了。常常是两三天讲一首五言绝句,还有很多学生背诵不下来。他们对古诗没有任何感受,更不要提能够理解多少了。那真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不过,终于熬过来了。慢慢地,学生对古诗有感受了,他们懂得如何欣赏了,触景生情,也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怎一个“绿”字了得

  在我刚刚带班的时候,给学生讲古诗。真是费劲极了。常常是两三天讲一首五言绝句,还有很多学生背诵不下来。他们对古诗没有任何感受,更不要提能够理解多少了。那真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不过,终于熬过来了。慢慢地,学生对古诗有感受了,他们懂得如何欣赏了,触景生情,也能够在不经意之间从嘴里冒出一两句古诗来了。 我也随着孩子们对古诗理解程度的深入,不断调整讲授古诗的方法。简单地举一两个例子。比如,在讲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我并不要求学生们一字一句地理解,而是在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过的很多古诗,在古诗里,很少有重复的字或词语出现,为什么在这一首诗里面会出现这么多的重复的词语呢?首先是在一句之中'君问归期未有期',为什么这个'期'字要重复呢?其次是'巴山夜雨涨秋池'和'却话巴夜雨时'中的'巴山夜雨'一个词语是重复的。那为什么有这样多的重复,但这首诗读起来却不觉得重复,反而很有韵味呢?"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讨论起来。 但是,讨论了半天也还是难得其中的奥妙。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教师:"这首诗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是思念亲人。" 教师:"这首诗里更多的是表现思念他的妻子,诗人是不是很盼望着回家和亲人团聚呢?" 学生:"当然了。" 教师:"那诗人真的有了确切的归期吗?" 学生:"君问归期未有期"。 教师:"那么在期待归期,却又遥遥无期,这样焦急地等待中,是不是用'归期'和'未有期'作对比,更能够反映诗人强烈的思念呢? 学生会意地点点头。 教师:"接着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中两处提到'巴山夜雨',那这两处'巴山夜雨'是指同一个地方吗"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疑惑,没有响应,于是我又接着引导。 教师:"当诗人和妻子在'共剪西窗烛'的时候,他们谈论的'巴山夜雨'还是他在写诗时的'巴山夜雨'吗?" 学生:"不是,是想象中的'巴山夜雨'。" 教师:"很好,开窍了,更确切地说,对诗人来说,这'巴山夜雨'是回忆中的'巴山夜雨',而对于诗人的妻子来说,她心中的'巴山夜雨'是通过与诗人"谈话得来的,是吗?" 学生高兴地回答:"是的。" 教师:"那诗中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巴山夜雨'又是什么时候的'巴山夜雨'呢?" 学生:"是诗人写作的时候正在下的'巴山夜雨'。" 教师:"很好,你看,在这短短的一首诗当中,虽然提到了两处'巴山夜雨',但一个是现实中的'巴山夜雨',一个是回忆中的'巴山夜雨';一个是此时的'巴山夜雨',一个是未来的'巴山夜雨';一个是此地的'巴山夜雨',另一个却是千里之外的回忆中的'巴山夜雨'。在这有一点儿凄清的晚上,诗人对着'巴山夜雨'倾诉他的思念,在他的笔下,现实与回忆、此时与未来、此地与故乡都连接起来了。因为时间和空间在这首诗里纵横交错,所以虽然'巴山夜雨'看似重复,但我们读起来才不觉得是重复,反而很有韵味。" 学生会心的微笑了,因为他们从这样的古诗讲解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品味古诗,如何欣赏古诗,更多的是如何理解什么是美,一种时空变换,情感真挚的美。 当然,这是成功的例子,也有不成功的情况,比如,一次讲解贺知章的名作《回乡偶书》其二,在讲到"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突然心有所感,马上对学生讲解道,这里,门前的镜湖水,没有改变,但是人事已经半消磨了,诗人充满了功业未建的感慨。这里,人和自然有了强烈的对比,当人面对自然的时候,是很渺小的,甚至是有些悲哀的。然是无法和自然对抗的,当你老了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纷争,一切恩怨,都随风而去了。永存的只有青山依旧,几度夕阳。 当我很动情地讲完这段话的时候,再看一看座位上的学生,不是茫茫然,就是面无表情,还有一些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突然间发现我错了,我刚刚所讲的一切,不过是"夺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学生是根本不会理解的,因为他们的阅历限制了他们对这样深刻的道理的理解。回过味来的时候,微微一笑,着笑中包含了多少味道,凄然、尴尬、自嘲,但这一切只有我自己理解,学生并不会体会得到的。 就这样,在坎坎坷坷之中,半年多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孩子们会背了近百首古诗,所有的孩子都会背诵了《木兰诗》,当他们齐声朗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时候,那眼神中流露出的分明是一种成功的喜悦。还有的孩子会背诵《琵琶行》、《将进酒》、《春江花月夜》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会背了,那么我也要会背,孩子们对背诵古诗越来越有兴趣了,很多孩子手里的《小精灵漫画》变成了一本本的古诗选本。就在这样的时光流逝中,一件让我现在想起来还很激动的事情发生了。  在我讲述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的课文《火烧云》时,课后的阅读思考中有这样的一个要求联系上下文回答的问题:"天空中的云从西边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一句中的"烧"字是什么意思?你能够用更合适的词语代替吗?"找了几个学生回答,都不如意。突然,有一个学生高高的举起手来。我马上把她叫起来。她很有把握地说:"老师,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您在给我们讲王安石《泊船瓜州》这首诗的时候,曾经强调过那个'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得好,时充满动感的,是给人鲜明的色彩感的。我想这个'烧'字,和那个'绿'字的妙处差不多,也是充满动感,充满色彩感的。"闻斯言,不禁绝倒。虽然没有按要求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但是,回答得是多么到位呀。心中止不住的喜悦,学生们终于会欣赏古诗了,同时可以把对古诗的欣赏能力迁移到现代文的学习中来了,我觉得我的功夫真的没有白费。这其中的感受怎是一个"绿"字了得呢?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短暂的,还是许地山先生说得对:"造作时是苦,回忆时是乐",那么为了回忆,就辛苦的造作吧!当学生在背诵"人之初,性本善"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quot;的时候,就是我的愉悦的回忆吧!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