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简介

  2009-05-01 15:37:22  
“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简介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说写脱节、错别字泛滥成灾的局面,彻底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也为了汉字能早日走向世界,响应冯忠良教授的号召,在对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两轮实验的结果表明,效果十分显著。  “网络──再造”识字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简介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说写脱节、错别字泛滥成灾的局面,彻底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也为了汉字能早日走向世界,响应冯忠良教授的号召,在对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两轮实验的结果表明,效果十分显著。

  “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

  一、变顺应为同化,使识字过程化难为易

  儿童识字一般多采用逐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该字在该语言环境中特定字义的方法。由于儿童对字形完全陌生,教师又害怕方言音对标准音产生负迁移而尽可能回避方言音,加上书面语言环境与口头语言环境又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儿童的识字过程基本上是一个顺应过程,汉字也因此而难学。“网络──再造”识字教学法以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周围事物而获得的大量记忆表象和8900个口语词汇(彭祖智、左都洞研究资料)为图式(原有认知结构),让儿童在教师的指引下,借助业已生成的方言字音,激活原有表象,沿着表象──图画──简笔画──古体汉字──规范汉字的程序,模仿古人创造汉字的过程,再造出一个个的现行规范汉字来,并由此而牢牢掌握汉字的基本义和常用的通转义项、通转方法,把一个呆板繁杂、枯燥乏味的顺应过程变为一个主动积极、模仿再造的过程,从而大大降低了儿童识字的难度。

  二、依形归类,循声求义,让汉字不再孤立

  本识字教学法既吸取偏旁部首带字和基本字带字的好经验,又采朱骏声、杨树达声旁有义之说,根据每个汉字部件的特定含义,使每个汉字在汉字网络图中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让学生在学习汉字时能依形归类,循声求义,形、义、音浑然一体。见一字带出纵(声旁)横(形旁)两条线,由义查字找一片。汉字从此不再孤立,说写从此不再分离,错别字从此基本上销声匿迹。

  三、科学地确定汉字的呈现顺序

  本识字教学法以儿童已有表象和口语用字频度为依据,确定汉字的呈现顺序,既与字族文识字法、联想识字法、字理识字法等识字方法有许多共同之处,又特别注重每个汉字的形成过程和本义,充分尊重汉字的严肃性而不削足适履。

  四、重在识字质量的根本宗旨

  本识字法高度重视识字质量,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字形为线索,以字义为核心,引导方言音向标准音迁移”的识字教学原则,目的全在于学生在将来能够不假思索地准确运用祖国语言。尽管本识字教学法的实验班两年达到2300多字的识字量,且掌握得较好,但这种识字速度本识字教学法所追求的目标。在今后的推广实验中将适当降低识字速度(两年识字1800-2000),以便使学生识字更轻松,用字更灵活。

  五、注重汉语言的运用

  湖南省浏阳市黄泥湾小学24班在一年实验结束时,一年级学生的周记已达到或超过三年级作文水平,另两个实验班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基本达到五年级水平,且错别字极少,说明本识字教学法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方面是有成效的。

  六、尚待解决的问题

  1.尽管初中毕业生也能采用本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但需要经过培训并自始至终参加。
  2.识字教材中的课文怎样才能既紧扣生字,又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还能满足社会的教育要求;三年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后的后续教材如何解决,其资金和人力问题都不是几个热心人所能解决的。

《小学语文教师》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