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

  2009-05-01 15:32:01  
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 在阅读教学中将写段训练挤进课堂具有以下现实意义:其一,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机遇,改变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其二,强化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读写思有机结合,淡化课堂上意义不大的单项性训练。1.概括。概括性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学了一篇(段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

在阅读教学中将写段训练挤进课堂具有以下现实意义:其一,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机遇,改变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其二,强化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读写思有机结合,淡化课堂上意义不大的单项性训练。

1.概括。概括性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学了一篇(段)课文,能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不仅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且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能力的提高。学生练习概括需要老师教给方法。例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题入手,也可从重点段入手,有些记叙文可以从“六要素”入手,也可以从人物的互相联系入手。在表达形式上,既可以用记叙式,也可以用顺口溜式。

2.串联。将课文中学到的词语融入学生自己的语言中,可以采用串联的方法。比如,学习了《田忌赛马》后,让学生将“垂头丧气、得意洋洋、胸有成竹、转败为胜、目瞪口呆”五个成语串联起来,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用它们描写一个比赛场景。

3.转换。将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进行合理的转换,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语言转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换句式,如将《林海》中的第二段改写成如《桂林山水》第二段一样的并列式;另一种是改变语序,如一些看图学文或配有插图的课文,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观察角度,重新组合成文。

4.扩展。围绕一个词或一个意思进行合理想象,然后进行扩写训练,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围绕“饱经风霜”描述文中的车夫形象,达到了以写促读的效果。

5.补白。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简略进行补充练习。如《草船借箭》中可以让学生补写“军令状”。教学《将相和》时,让学生补写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容易接受。

阅读教学中“写段”的训练除了以上几种以外,还有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的改写、续写、缩写等,根据课文形式进行的仿写等。总之经常进行这样的“写段”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摘自《小学教学设计》2001/12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