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验如何深入进行

  2009-05-01 15:21:51  
新课程实验如何深入进行 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已经一个多学期,实验效果究竟如何?实验区有哪些经验和体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惑,实验者渴望交流与探讨。3月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工作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区代表及省教委领导就他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新课程实验如何深入进行

  

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已经一个多学期,实验效果究竟如何?实验区有哪些经验和体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惑,实验者渴望交流与探讨。3月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工作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区代表及省教委领导就他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代表们带着欣喜而来,带着期盼而来。半年来,实验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广大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为课程改革打响了第一炮,令人振奋。广大教师焕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教育观念的转变已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形成,课堂正发生着多年未见的变化,学生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课程改革实验任重而道远,今后的路如何走,他们在进行着深入的思索。

新课程呼唤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呼唤教研部门职能的转变

实验区代表一致认为,教育部门的职能转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应当探索一种新的管理制度,一句话,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秩序。以往为什么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原因是教学管理模式未改变。比如,新课程倡导综合课程,如果仍然用分科课程的方法来管理,肯定行不通,必须搞协作教研组。

新的教学制度的重建是个大问题,涉及到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教师工作安排等方面,应当将自下而上的突破与自上而下的引导相结合。总之,用什么样的制度和方法来保证新课程的实施有待深入研究。

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教研工作方式也应当随之发生改变,变以“检查”为主为以“研究”为主、以“鼓励”为主、以奖代评。教研员的角色也要发生改变,不再以“专家”、“领导”、“检查者”的身份出现,而应该是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课改同行,与教师一起成长。

随着新的课程观的确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也将发生改变。与会代表认为,“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行了,应当把评课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发展上,对教案的要求也不再苛求篇幅和字数,而应该是好用、实用、有新意。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实验区应当协调好教育系统内部职能部门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和保障。

与会代表反映,当前,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课程资源的配置与分布就很不平衡。他们呼吁,应当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强带弱、以点带面,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会者认为,课程的利用首先在于开发,而开发要靠广大教师的努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程意识,充分发掘各方面可利用的资源。同时,学校也要加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形成合力。

教师培训以校为本,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培训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然而,目前实验区教师普遍感到缺乏专业指导,由于教师培训量大面广,仅靠专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研讨会上各地的经验证明,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最为有效,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强调,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等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目前,一些学校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研活动相当薄弱,亟待建立自下而上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单位,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的队伍,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将对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应当看到,一线教师是最有创造力的,所有的问题都将产生于教学实践中,也必定解决于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分析和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学校教研活动解决问题,教师集体应当是一个教学研究的共同体。教师不能认为自己仅仅是个教书者,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并不是专家,而是教师自己。教师要把自己视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学校应当建立良好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随着实验范围的扩大,教师培训量大面广,而且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目前人力、财力都遇到一定的问题,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凸现出来,因此必须提前考虑。要在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培训,抓紧研究开发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资源。

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

评价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评价改革成为实验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个多学期的实验结果表明,新的评价理念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尤其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评价?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结果,如何纳入新的评价体系,除了卷面成绩之外,其他方面的成果如何呈现出来?随着实验的深入,考试与评价改革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与会代表呼吁,如果没有新的评价指标,课改很容易回到传统的考试评价中去。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应当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建立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当然,新的评价方法不会凭空产生,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中被实践证明可行的办法应当继续运用。

目前,在实验区,喊得最响的是评价改革,最为困惑的也是评价改革。评价好像主宰着一切,制约着一切,教师好像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改。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与会代表认为,评价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牵动的面也十分广泛,尤其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诚信问题,使本来技术上并不复杂的问题变得复杂了。所以,一下子端出一套完美无缺的方案,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评价改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要有一个过程,不可期望过高,也不能操之过急。课堂教学改革不应被评价牵着鼻子走,不能因此而影响探索与改革的步伐,更不能你评什么,我教什么;你怎么评,我怎么教。要克服等待心理和依赖心理,每一个实验区、每一所实验校、每一位教师对于评价的改革都应当有所作为。

眼下,在实验区,对评价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特别是在评价观念上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人一提到评价,马上就想到要有一定的工具、量表,而忽略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办法。一些学校没有抓住评价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在评价的全面性、发展性方面缺少可操作的办法。评价内容空、细、繁,给教师工作加重了负担。是不是评价的标准越多越好,评价的工具越精密越好呢?究竟什么是评价?专家强调,评价不等于考试,不等于打分,更不等于排队。不可能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完全精细地量化,正如教育家指出的,“智慧是不能被测量的”。

专家认为,评价不应当游离于平时的教学环节,终结性的评价应当适当限制,倡导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专家提醒,评价内容要与发展目标相结合,而且要准确把握发展性评价的关键和本质特征,同时要分清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提倡多次评价。专家指出,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科学性,还要考虑可操作性,只要符合课改精神,符合培养目标,指标不宜过细,不宜面面俱到,否则会束缚教师的手脚,影响教师创造力的发挥。

由谁来评价课改,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由教育外部来评价,标准是什么?如果仅用升学率来评价,很可能会产生迎合某种需要的课改行为,势必会“穿新鞋走老路”。为此,与会代表呼吁,各级政府、社会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要改变,不能单纯用知识来衡量,必须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用新课程的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质量。所以,不但要研究教育内部的评价,而且还要关注社会、教育外部的评价问题。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