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将“语文”进行到底

  2009-05-01 15:19:30  
(讲座) 将“语文”进行到底 将“语文”进行到底 一、痛并快乐着 1、学语文所面临的社会大背景 “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讲座) 将“语文”进行到底

                                                        将“语文”进行到底     一、痛并快乐着      1、学语文所面临的社会大背景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知识可以教给学生,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这在数理化学科表现的清晰明了,而且可以通过测试比较准确地检验出结果。但语文学科地不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本位),甚至也不以训练能力为主(能力本位)最终也不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语文教育的意义令人迷茫。 不学好语文关系不大,只要识几个字,会写个便条,能够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上上网,也就是说具备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差不多就能应付现代生活。甚至有的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认识“男女”两上字就足矣。只要有力气,有技术就能挣钱,就能轻轻消遣,与是否喜欢散文、诗歌关系不大。     语文离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的生活太远了,她不能为人们带来任何眼前的实际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补课:补语文的几乎没有,有的只是补作文,但好作文不是补出来的,看到的只是巧妙而高超的应试作文教学。)语文考试的分数高不到哪里去,也低不到哪里去。任凭你如何强调学好语文终生受益,也不买你的帐。 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     2、“语文大讨论”的纷争:     1997年下半年,由《北京文学》杂志引发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空前热烈。当时,我在读了相关的文章之后,我写了一句话,“我们可以不优秀,但绝不可以不清醒。”但后来我意识到:“在日趋清醒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地向前迈出步子。”这场争论直接导致了教育部对全国基础教育情况的全方位调查,进而拉开了新一轮课改序幕。     3、课标颁布后的激荡     “原来是满怀希望的翘首期盼,现在是近在咫尺的感受触摸”当理想真的应成了现实之后,人们会很快从原来的激动变得崭新的冷静。     现状: A、“无望的固守” B、“奋斗的迷茫”   C、“前进的胆怯”     趋势:“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大,课改的经验不断涌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的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                                                                                                                               ———张志新     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1、语文究竟要干什么?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儿童的智能、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极远。儿童在学习语文时,不仅可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而且可以领悟关于许多事物的概念和观点,感受蕴含在语言中的思想情感、艺术形象以至逻辑和哲理,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和培养民族的气质。”                     ----------俄罗斯:乌申斯基     “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字母用法和段落或句读的问题,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 不息的生命。”              -------------日本:小原国芳     “一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能看书读书,为断吸取精神养料,一是要教会学生把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教师的讲课就不只是一篇篇的课文了,而应着眼于教会学生看书写文章。”                                   ---------中国:叶圣陶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书.中庸》  子思     “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她试图改变一个的性情,让他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亲和力,更懂得生命的无奈和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能悲悯、宽容和善待自然、人、事、也包括自己,一句话,语文教育就是努力让人变得更像人。当然,我们生而为人,并继续作为一个人而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语文教育偏偏痴想着一种更理想的状态,她为人做任何事情提供一个人文、心理和情感的背景,她让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哪怕是一声叹息,都自然流露出一种文化的底气和精神的意蕴。”                    ---------某中学语文教师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      A、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B、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C、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D、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E、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F、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        G、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H、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I、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J、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共十条)     2、误区种种:     A、“教学模式”的期待:     部分教师的谈话:    “看课还行,听讲座没意思。”    “你就告诉我们怎么上课。”    “能否研究出一个便于一线教师操作的教学模式。”     我们应有的思考:     1、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师生心路历程。教师的职业角色应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不是工厂的技师和工人。     2、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着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模式。     3、对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也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模式,把教学模式化,单一化,以致抹杀教学的个性,反映不出教学的本质规律。     反例:中高年级讲读课模式:     介绍作者----处理生字词----划分段落-----充分讲读-------归纳中心------写作特点。)     正例:《西门豹》两例、《卜算子 咏梅》、《将相和》、《长征》、《可贵的沉默》、《桂林山水》、《新型玻璃》《十里长街送总理》《影子》     B、“单元教学”的反思:     过去的教学单元划分是以读写知识为本位来进行的。力图体现教学的连续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把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到某个教学单元之中,分头突破,以循序渐进地最终达到教学的总体目标;把教读和自读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一(单元)课一得。每篇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写作意图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难找到篇与篇之间的内在的衔接点。硬性的区分,人仅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性质不相适宜,而且也不符合目前课改纲要提出的淡化知识和学科本位,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以知识来定单元内容,用抽筋剔骨来代替情感陶冶,只注重了语文的理性和知识性,而忽略了形象性和情感性。生动的课文变成了呆板的例子,学生的感悟力被钝化,创造精神被窒息,对语文缺少了兴趣,最终一味追求的急功近利的实用目的也必将落空。     语文能力培养属渐进型,不是即时型。语文知识不能直接迁移为语文能力。所以语文速效迁移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课文易者精读,难者自读,或内容牵强,编排欠合理。单元教学的执教情况“或平均用力,或对自读课文的放任自流。形同虚设。    “语文教学不得不一锅煮”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叶圣陶     在现在这个“例子”应是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例子,是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例子,是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维方式的例子,而决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例子。     现在教材的编写强调学习主题、或学习领域(从内容划分)     C、“自主合作”的再认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课标语     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权利,对于师生双方语文教学都应成为一个全新的充满创造的体验过程,在此间双方互动,交流,教学相长。      自主合作探究是必要的是课程的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倡,不是每课牵强的设置) “ 课堂上学生活动占有时间的多少并不能成为衡量教学是否采用自主方式的唯一标志。” “课堂上是否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不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关键要看课堂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的“必要性”“有效性”如何。 自主不是“自由主义”“自我主宰”学生是待成熟待发展的人,是需要培养的,引导的,和适当约束的。      比较体会:    A、“下面大家自由阅读课文,看哪些段落表现了黄继光不畏牺牲的品质?,把重点的词语画出来。      “请大家在读文中仔细体会,看看你有怎样的认识?你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看法的?”    B、“想读哪段读哪段?”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学生在教育活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