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的文化底蕴及其教学

  2009-05-01 15:14:05  
课文中的文化底蕴及其教学   大纲(试用修订版)对语文学科重新定性,开篇就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语文课固有的传播文化的功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课文中的文化底蕴及其教学

  大纲(试用修订版)对语文学科重新定性,开篇就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语文课固有的传播文化的功能得到了恢复。因此,分析课文中的文化底蕴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组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文化?张岱年、方克立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下的定义是: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这说明,反映人类个体与群体不断提高和完善的成果更是文化。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反映在课文中的有物质文化遗产,诸如颐和园、长城、赵州桥、卢沟桥等;有精神文化遗产,如风格各异的古诗,节选(改编)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的课文;有已积淀为民族心理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2.当代先进文化。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是百余年来通过激活传统文化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整合而成为最具活力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具体表现在:    一是开放意识。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与世界多元文化进行交流。我们可以从外国作品的选用、反映中外交往的课文与反映外国的人和事的课文中体会到开放意识。      二是科学意识。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轻智、重人伦轻自然、重直觉轻分析,以致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科学意识逐渐增强。表现在课文中的,有反映高科技发展成果的,如《电脑管家》;有体现富有挑战权威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如《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有反映科学探究方法的,如《蝙蝠和雷达》等。      三是生命意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怎样的人生最有价值?生命科学启示我们,人的自然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生命力的存在。因此,人活着如果符合生命的本性,就活得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所以人应该激发保持和加强生命力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们从《为人民服务》、《大森林的主人》、《挑山工》等课文可以体会到强悍的生命力的存在。     四是环保意识。天人合一,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越来越被世界上有识人士所接受,融入全球性的环保意识。反映在课本中的,有《只有一个地球》、《我和企鹅》等课文。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文化底蕴呢?     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呈现一种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因此,必须遵循汉语学习规律,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熏陶中领会课文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1.在语言的感悟中培养文化意识。课文中的文化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汉语的意合性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学习拼音文字那样条分缕析,而是要用心去感悟,要穿透语言,领会语言背后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底蕴。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引导其或在朗读中感悟,或在想象中感悟,或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段品味,或在读读画画、读读演演中感悟。如反映我国古代物质文明的《长城》、《马踏飞燕》等课文,要在感悟中形成长城雄伟之意象,马踏飞燕巧夺天工之意象,感性认识什么是创造。又如《赤壁之战》、《晏子使楚》等课文,要通过对处理事情方式方法的感悟,感性认识什么是人生智慧。《我的新朋友──电脑》、《电脑管家》等课文,要通过对高科技产品的了解,感性认识什么是科技。《倔强的小红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课文,则是通过对人物特点的感悟,感性认识什么是崇高的人格。总之,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对文化的各个层面的感性认识就会像滚雪球似的。随着感性认识的丰富和感悟能力的提高,就能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     2.在语言积累中丰富文化知识。语言中有文化底蕴,精彩的语言中文化底蕴更为深厚。因此,对课文中的精采语言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多摘抄,让学生在积累语言中积累文化。孔子曾经说过,读诗,可以多识花草鸟虫之名(大意)。说的也是文化积累。如《卢沟桥的狮子》第二段描写了石雕狮子形态各异的造型,通过背诵,不但积累了有关描写狮子的佳词佳句,还积累了狮子文化(龙文化、狮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的民俗文化)。又如《落花生》一文的背诵,既积累了借物喻理的语言表达,又积累了人生格言。    3.在情感熏陶中培养文化美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在对课文的感知感悟中能使文化美感得到培养。如读《我的新朋友──电脑》,体会到科技美;读《挑山工》,体会到人格美;读《养花》,体会到生活美;……培养文化美感,可以使人变得高尚,可以激发文化创新意识。             (刊于《福建教育》2000年9期) 


下一篇:课外读书活动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