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2)(网友来稿)

  2009-05-01 14:54:49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2)(网友来稿)
蒋晓辉

翟老师:你好!

很高兴见到你。读了你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再跟你探讨一下: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问题,我是有困惑的,那就是“相”能不能直接看成代词?我也想这样理解的,但我苦于没有依据,我还不能否定前人做副词理解的老观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2)(网友来稿)


蒋晓辉

翟老师:你好!

很高兴见到你。读了你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再跟你探讨一下: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问题,我是有困惑的,那就是“相”能不能直接看成代词?我也想这样理解的,但我苦于没有依据,我还不能否定前人做副词理解的老观点。读了你的文章,我很兴奋。但我的疑惑还是没有消除:

一、“相”由本义“相木”引申出“互相”的意义,而“互相”是副词,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互相”指的是双方,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如: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错了吗?“相”有了指代作用,当然就翻译成“你”、“我”、“他”。。。。。。你说“相”是代词,是不是另立新说呢?而另立新说,你就有必要把旧说否定,你不能用一句“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见你的《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来打发吧。

二、“见”不同于“相”,但“见恕”、“见察”中的“见”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呢?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个“见”是不是“代词”?

三、我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偏指一方,不是另立新说,是循例而已,所以,我没有必要做大量论证。你说“相”不是副词,才是另立新说,才是觉得哪样好说就哪样说啊。

四、我把“儿已薄禄相”说成///"薄禄的福相”,那是因为你把“相”理解为“福相”的结果。我举出来是说那样理解是不通的。“俸禄少的命相”和“俸禄少的福相”意义相当吗?后者是病句啊!

五、我不能因为“相”放在动词前将它判定为副词,你怎么就可以因为“相”在动词前就判定它是代词呢?

六、我附带说《现代汉语词典》说“见”作助词,那是为了说明不能因为“见”可以理解为“我”,就把它当成代词。再说,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不是没有继承的。文中的例子就是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不是吗?

七、我从来没有说过“相”字只有一种词性,是你粗心了。

祝:寒假愉快! 作者邮箱: syxheiwei@21cn.com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