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的通讯(网友来稿)

  2009-05-01 14:53:52  
《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的通讯(网友来稿)
西华师范大学遂宁初等教育学院 翟玉泉

蒋老师,您好!
就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6的文章《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我想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说明:
一、争论的焦点是:判断词性的标准。“会不相从许”的“相”如果是副词,那它在句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的通讯(网友来稿)


西华师范大学遂宁初等教育学院 翟玉泉

蒋老师,您好!
就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6的文章《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我想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说明:
一、争论的焦点是:判断词性的标准。“会不相从许”的“相”如果是副词,那它在句子中的意思是什么呢?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呢?如果是副词,有指代作用,翻译成什么?

二、含“见”的句子是引用您的文章的例子,我只是想说明,你说的例子与前面说的“相”并不是类似的用法而已。

三、您“因为不是很好的,所以才要把‘相’理解为‘有指代作用’”,请问:这有说服力吗?这是判断词性词义的标准吗?您因为这样就这样理解,那其他人也可以因为那样而那样理解了?

三、您把“儿已薄禄相”的“薄禄相”说成是“薄禄的福相”,我并不是这样说的啊。请看清楚我引用的全文: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6页的注释“[儿已薄禄相]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请注意,这翻译不是我的翻译,而是专家的翻译哦。“薄禄”是“俸禄少”,“俸禄少的命相”难道讲不通吗?那对教材的翻译又该怎么理解呢?这个句子的“薄禄”实际上已经属于词类活用现象了:名词活用为动词。“(只有)享受薄禄”。
四、您说“‘相’用在动词前,的确是副词的语法特点”,古汉语中做宾语的代词可是常常放在动词前面的啊,难道我们能够因为它在动词前面就判定它是副词吗?不能这样说吧。
五、您文章的第四点用《现代汉语词典》对词性的判定来判定古汉语的词性,恐怕不妥吧。最明显的证明是: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实词,而古汉语中属于虚词。有些古汉语的实词由于语言的发展而虚化了,这也是事实啊。
六、“相”字的词性本来就不只一种吧,这,您可以看看古汉语字典或词典,我就不必赘述了。
以上是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附录:关于“相”作代词还是副词的通讯(网友来稿)
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6
蒋晓辉
翟老师:你好!
谢谢你对我的问题做出回答,我很高兴。
下面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一、我也觉得做代词讲很好理解的,跟学生也是说“相”这里指代“我”“你”“他”。。。但我就不敢直接说是代词,因为我还没有能力否定原来那些说法。那些专家教授为什么要模棱两可呢?能说清楚的为什么偏要模棱两可?而“相”用在动词前,的确是副词的语法特点啊。

二、你说“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确实是不对的。没有谁会说“薄禄的福相”的,应该只是“相貌”的意思。对照你的翻译文字,也是这样理解的。“做高官、享厚禄”不是“薄禄”。

三、正因为不是很好的,所以才要把“相”理解为“有指代作用”啊。
四、你在文中例举很多含“见”的句子,说“见”是代词“我”,没有错,我在文中说的和你的意见大致是相同的,我也认为其中的“见”应该理解为“我”,但正如前面说的,那还是要做副词理解的啊。(《现代汉语词典》说作助词)

以上是我的困惑,供你参考。握手。 作者邮箱: syxheiwei@21cn.com

作者邮箱: sncdjy@126.com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