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例后分析(网友来稿)

  2009-05-01 14:53:45  
(第23讲)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例后分析(网友来稿)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说明:本系列稿共24讲,2005年1月6日开始在资源网上连载

【要义解说】

中学生写议论文最乐意用的是事实论证法,即摆事实的方法。但是一个事实论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往往可以证明不同的论点。因此,对事实论据必须进行分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第23讲)考场作文运用材料能力•例后分析(网友来稿)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

说明:本系列稿共24讲,2005年1月6日开始在资源网上连载

【要义解说】

中学生写议论文最乐意用的是事实论证法,即摆事实的方法。但是一个事实论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往往可以证明不同的论点。因此,对事实论据必须进行分析,揭示事实论据的实质、特征、意义、存在的条件、原因等多方面内容,对论据进行说明或限制,使论据的含义与论点的含义一致,这样才能使论据更好地为作者所持的观点服务。

【策略解读】

1.例后推因法。因果关系存在于—切事物和事理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在体现结果的事实论据后揭示原因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例后推因法。

如高考佳作《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对有关斯大林论据的分析:“真正的智者却知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有人说,虎毒不食子。但当敌人以其长子的生死相要挟斯大林时,他毅然决定,不!不能用亲子之情去换任命之福。我们不知人们将以何种目光俯仰这位褒贬皆存的人物,但至少这一次,我们不得不敬服他至亲之情的背后所掩藏的英锐的目光与理性的审判。”从作者分析可以看出,斯大林采取这样的做法,其原因就是“智者却知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这样就使得论据与论点结合得紧密而又有深度。

2.例后假设法。所谓例后假设法,就是在举例后再向其相反的方向作假设,与原论据呼应配合,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的方法。如果举的是正面例子,可从反面假设,反之亦然。

如高考佳作《理性的美》:“总喜欢史泰龙那一张冷静的脸,温暖而又深邃的眼睛总是平静地注视着远方,额上几条浅浅皱纹是思考的象征,脸上的皱纹写着坚毅的勇气,他成为我心目中理性的象征。他的一举一动都闪烁着理性的智慧。如果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理性,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呀!沉着勇敢应付人生中的变数,处惊不变,原则地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性美的内涵。”作者假设“每一个人都和史泰龙一样理性”,而后设想这个世界的情形,以对理性美的内涵的揭示来告诉人们。

3.例后评价法。在那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其主旨的事实论据后再作一简单分析,才能使之为论点服务的方法,称之为例后评价法。这种分析的作用是使论据不明确的意思明确,而不至于产生歧义。

如:纠缠于“小节”,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计较没完没了,才是真正的没有气度。我们都很熟悉《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敢于廷斥秦王,却不与廉颇争高下,遇见廉颇就引车避匿,其目的在于顾全大局。古往今来,谁不赞叹蔺相如的高风亮节?有准指责他“窝囊”呢?

这是一个多义史实论据,可证明“为国家要顾全大局”,可证明“为了团结应有所忍让”,可证明“蔺相如虚怀若谷”,等等。例后评价分析,从人们赞扬蔺相如的角度,揭示出论据能证明论点的含义:蔺相如顾全大局,不计小节,不是窝囊,而是高风亮节。这样,使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例后分析要事实求是,恰如其分,又要善于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特征,力求见解深刻、精辟。而例后分析的宗旨,则是将事实论据同论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论点更鲜明,更令人信服。

【例文解剖】

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沉稳中的灵动,灵动中的沉稳

静伏不动的肥皂水,吹一口气,立刻泛起五彩的气泡,飘来荡去的蒲公英种子,一旦扎根,终究会攀起一朵美丽的小花。

所以我要说:真正的美感,真正的伟大,源自沉稳与灵动的和谐统一,沉稳中不失灵动,灵动中带着沉稳,才终于有了蔚蓝色的生机勃勃的大海,才终于有了巍然屹立却又仪态万千的山峰。

自然万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灵动”象征着活力与创造,“沉稳”则象征着原则与规矩。如果只有沉稳而没有灵动,就会使沉稳变为呆板。如果只有灵动而没有沉稳,则会使灵动变成浮躁。而当人们把灵动与沉稳很好地结合起来时,和谐之美便会在他们身上放出光辉。

列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俄国人民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之路。从“四月提纲”到“十月革命”,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他的身上总是奔涌着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灵动是他思维与性格的真实写照。然而就是这个人,却有着超越常人的严谨与踏实。据列宁的秘书林娜回忆,列宁从不说“我记得”“大概是”之类的话。他虽然记忆超群,却不含糊其辞,总是把意思最准确地表达出来。时至今日,人们不由感慨,这份沉稳给他个人,给俄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

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也向祖国人民展示了她身上沉稳与灵动的和谐之美。办案时,她沉着冷静,铁面无私;与群众干警联欢时,她又亲切,使人如沐春风。面对电视报道,我不由感慨而感动,这样一个女警察,竟然能把一项最讲原则、最严酷无情的工作同时做成一项最体现人情、最温暖人心的工作,当沉稳与灵动相结合时,它所产生的力量真的如此之大!

世界因为沉稳而安定,因为灵动而活泼;因为沉稳而安全,因为灵动而美丽。当沉稳与灵动相结合,我们便看到了沉稳中的灵动着的沉稳的和谐之美:自然因此而充满生机,人生因此而彰显价值,社会因此而不断前进。在愈走愈快速的当今时代,让我们每个人携起一份和谐之美,更自信地走向未来吧!

解剖:本文在说理时由于所用的两个事例很贴切,剖析很到位,很好地支撑了观点,所以虽所占篇幅较大,却绝没有冗长之感,反而成了整篇文章亮点之所在。这也使得在此基础上的“升华”和“收束”水到渠成,自然贴切。

【精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必须在40岁时做出困难而重要的抉择。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来蜕变和更新。

那是150天的漫长锤炼,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不断击打岩石,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然后它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老鹰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才开始重新飞翔,从此得以再过30年的岁月。

请以“磨炼与新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解析:生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就会逐渐老化、消亡。就如老鹰的再生那样,一个脱胎换骨的蜕变过程,必须把旧的心态和习惯彻底扬弃,重新孕育一个新生的自己,然后才可以重新飞翔。(作者:江苏省镇江中学陈乃香)

作者邮箱: 13952865227@vip.163.com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