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网友来稿)

  2009-05-01 14:53:05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网友来稿)
吴川市兰石中学 林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到“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一点。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上若能把握好拓展这一环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很有针对性和突破性的。

所谓拓展,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网友来稿)


吴川市兰石中学 林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到“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一点。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上若能把握好拓展这一环节,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很有针对性和突破性的。

所谓拓展,顾名思义,“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之意,同时拓展还体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

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拓展式教学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创新能力。具体一点说,就是结合教材,让学生多读一些与教材有联系的文本材料,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使他们既会做人,做思想品德高尚、情感健康丰富、审美意识较强的人,又会作文,作出思想积极新颖,构思富有创意,语言别具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进行拓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实践。

一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拓展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 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身边的自然生活都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来关注我们人类生活、自然和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视野、思维的拓展。

如《夏天也是好天气》这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来结合自己本人的生活体验,用“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的句式来发言。那么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可以吃西瓜、可以买冰棍吃、可以去游泳、可以享受空调”等等的好处来。这样学生对夏天的认识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又如《我的老师》一课,在学生理解了发生在“我”和老师之间的七件事后请学生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师生关系也来谈一谈自身和老师之间的感人事例。这样就从课文中的师生情走出来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师生情,从而实现了拓展。再如《看云识天气》这一课例,执教者就通过这样的提问来进行拓展:“同学们,我们除了通过看云来认识天气之外,在自然界中,还可以通过什么来认识天气呢?”那么学生就会从自然界中积极去寻求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

二、通过续写课文来拓展

续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续写,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富于联想和想像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如《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在教学时可设计让学生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追查说真话的人的情形;

《羚羊木雕》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用一段话来说说“我”从万芳家里拿回了羚羊木雕后,回到家中父母对“我”的态度。

通过这样拓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通过改写课文来拓展

对课文的改写本人认为比续写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它能够更加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高潮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如菲利普夫妇一家在船上遇见的不是穷困潦倒的于勒,而是一个百万富翁,一个真正发了财的于勒叔叔,那结局又该是怎么样呢?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也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深思或发笑的结局了。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写的是欧洲当时的大文豪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在福楼拜家聚会作客的情形,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所写的,但却没有写到莫泊桑本人。因此在教学时可以作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从外貌、语言、行动来描写人物的方法,用一段话来刻画莫泊桑在福楼拜家作客的情形。这样的改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却能大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组织辩论来拓展

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活课堂的气氛以及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如在《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中就可针对羚羊木雕既然已经送给了别人,该不该再去取回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分甲乙两方,甲代表爸爸的意见,乙代表“我”的意见,分别来陈述自己的理由。再如《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也可以就陈元方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这一点来进行辩论。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五、通过更换课题来拓展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是中心、主旨的体现。在教学时就可以考虑利用课文的标题来作“文章”,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其他标题来代替课文的标题呢?

有位教师在进行《变色龙》一课的公开课教学时,就向学生提问:“用‘变色龙’为题,好在哪里?”

学生很快答出,教师再问:

“如果改用人名来作题目,并且在人名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那么该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合适呢?”

学生纷纷回答:“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

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小说主旨的理解,很明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合字词教学来拓展

拓展不仅体现在上面的步骤中,就是在字词教学中也可以运用。

传统教学中字词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掌握字词的音义的基础上,学生学得枯燥,也提不起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在字词教学上努力进行一些尝试。

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文时,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生字词,并且提出要求:在弄懂音义的基础上,写一段话,这一段话要用上所有的生字词,到上课时念给同学们听。

这样的字词教学,属于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值得我们学习推广。

2005-1-12

作者邮箱: JWLZlinhui8888@sin.com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