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门槛有多高?

  2009-05-01 14:40:55  
人文教育门槛有多高? 人文教育门槛有多高? 一些学校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性、技能性,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这一功利性倾向将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文教育门槛有多高? 人文教育的盛衰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有关。近代西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人文教育门槛有多高?

人文教育门槛有多高? 一些学校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性、技能性,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这一功利性倾向将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文教育门槛有多高?          人文教育的盛衰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有关。近代西方社会由于片面追求物质发展,使教育中的商业主义与职业主义泛滥。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而没有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与心灵的空虚。年轻一代只关注物质享乐,对其他方面则日趋冷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出现了道德水准的下降、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的大幅减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鉴于此,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提出要重视中小学的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      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理应引以为戒。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也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活水平提高,道德水平下降的事实。从实际来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一切为了升学、为了考试,艺术、伦理、哲学等人文科学在高中的课程里不是被排斥在外,就是形同虚设。      现状:重自然轻人文造成学生底气不足      高中作为介于小学、初中与大学之间的一类学校,其培养的主要是基础型、素质型的人才,是为高校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产品”,这个目标定位就其学校性质而言应该说是准确的,但在实际运作中,许多学校并没有全面地理解这一目标的内涵。一些学校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性、技能性,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在教育内容上,把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上,不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不少高中虽然也开设了一些人文教育的课程,但不是量不足,就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在课程设置上,人文教育课程种类偏少,内容偏少,且与基础课缺乏应有的沟通和联系,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包括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所以高中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为目标。这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      由于过分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忽视人文教育,造成不少高中毕业生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据调查,不少学生存在着“组织能力较差,自卑情绪较浓,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缺乏创新和积极进取精神,是非观念模糊,价值取向错误”等一系列问题。      对策:用优秀文化成果滋养学生      高中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文教育体系,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去滋养和培育学生。人文教育体系的建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是全面性和层次性。      首先要准确把握人文教育的全部内涵,对人文科学的内容进行准确定位。现在不少高中的教育体系里也具有人文教育的某些内容,如政治、思想、道德、艺术、语言文学,但仍是不全面的,而且不少人文教育课只是作为基础课的一种附属物而存在,想开就开,想停就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不强。      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造成了个性上种种现实的差异。人文教育如果忽视了这种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分对象的简单的泛人文教育,那只会流于形式,难以内化为人文素质并进一步提升为人文精神。因此高中的人文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整体而言,高中生年龄普遍偏小(一般在14-18岁之间),对于需要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领悟力才能掌握的人文教育内容,则要选择其中较为简单的内容并以通俗活泼的形式进行教育。      第二是独立性和渗透性。      人文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现在的高中课程体系中人文教育的任务基本是由文化课来完成的,普遍存在着种类少、内容少、现实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这种重自然轻人文,重学科技能轻思想品德的教育观是受传统的知识至上思想的影响,并不适应当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趋势。增加人文教育课程可以有三种形式: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各类讲座,后两类教学形式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虽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还具有对立性,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却是相通的,因此人文教育和基础知识技能教育从深层来讲是可以相互渗透的。现在不少高中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往往没有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没有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事实上,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也要融进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培育出来的人才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是多样性和灵活性。      人文教育的实施方式和途径必须要适合教育主体(学生)的接受特点,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那种以为通过多增加一些人文内容的课程或者开几次讲座就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做法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高中要充分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整合人文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形成人文教育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要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营造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点对年龄偏小的高中生群体更为重要。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外的人文教育资源以弥补学校人文教育资源的不足。      第四是持续性和长期性。      教育是一个持续性发展的过程,人文教育尤其如此。高中生由于年龄偏小、知识层次偏低、社会化程度较低、心理素质不稳定等因素,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其心理、思想的各方面处于易变时期。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对这个群体实施全面的人文教育存在着一定难度,但正因该群体处于易变期,才更加显示出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认识到人文教育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教育,它应贯穿到整个高中教育的全过程,需要不断强化,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人文价值的发挥和释放有一个过程,应该允许教育与现实的政治、经济保持适当的距离。            丰富的社会人文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图为两名女中学生正从南京长江路文化长廊走过。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