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熟语特点加强备考训练(教师中心稿)

  2009-05-01 14:49:50  
掌握熟语特点加强备考训练(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邮编 221200
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从2004年高考和2005年复习备考情况看,考生对于“成语”比较熟悉,而对“熟语”相对陌生一些。因此,提醒考生备考熟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掌握熟语特点加强备考训练(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邮编 221200
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订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从2004年高考和2005年复习备考情况看,考生对于“成语”比较熟悉,而对“熟语”相对陌生一些。因此,提醒考生备考熟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熟语特点
所谓“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构的稳定性。熟语的结构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乱加改动。如“瑕不掩玉”不可改成“玉不掩瑕”;“胸有成竹”不可改成“有竹成胸”。
2.形式的独特性。熟语的形式与一般词语有别:成语多为四字格,如,毛遂自荐。惯用语多为三字格,如,敲边鼓。谚语、格言多由两个短句构成,如,人心齐,泰山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歇后语多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是释义,如,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3.表意的整体性。熟语作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其意义往往是一个整体,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有的熟语经常使用的是比喻义。例如:(1)鸡蛋里头挑骨头(谚语):比喻有意挑剔。(2)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格言):比喻所见狭小短浅。(3)卖油娘子水梳头(谚语):比喻把自己的东西送了别人,自己要用时却没有。(4)放空炮(惯用语):比喻说空话,不干实事。
二、搜集常用熟语
所谓“常用熟语”,即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熟语。例如:(1)望梅止渴(成语):比喻借空想来安慰自己。(2)钻空子(惯用语):利用漏洞进行对自己有利的活动。(3)风无常顺,兵无常胜(谚语):比喻做事不可能一直顺利。(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格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受侵蚀。(5)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歇后语)
《高考》杂志2004年第11期和第12期刊登了江苏省阜宁中学姜有荣老师整理的《高考语文常用熟语100例》,考生可以查阅。
三、知晓熟语考查形式
1、可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字音。
2、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来考查字形。
3、将成语和谚语、惯用语等混在一起,让考生判断使用的正误。这一类题型是高考熟语考查的最主要形式,考生应在这一题型上下功夫。
4、有可能结合名言名句来考查熟语。如:(1)《醉翁亭记》中有个熟语______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义比较接近。(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2)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的熟语是_____。(答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作为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在所写的一段话中用到某个熟语。例如:请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一熟语写一段话,不少于30字。
示例: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四、加强熟语考查适应性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B、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拖泥带水”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拖泥带水”就不可避免。
C、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D、记者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发现,少数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乱花钱”的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资金困难。
分析:B项“拖泥带水”是比喻做事不干净利落,在句中使用不正确。应该用“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A项“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C项“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D项“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重拾往日的辉煌,大众集团这次真是不惜“血本”,情愿花费巨额代价作赌注。
B、开门一看,原来是大学的同学大张和他的表弟小李。无事不登三宝殿,在一番叙旧之后他们便开始直奔主题。
C、所以他们只是在规定的“权力”范围行使职责,市委书记能说什么呢?他也不能越权啊!那是各部门的“一亩三分地”,别人无权进行干预的。
D、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快刀斩乱麻,把他关了起来。
分析:D项“快刀斩乱麻”比喻果断地处理棘手的问题,在句中使用不当。应该用“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A项“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B项“无事不登三宝殿”指没有事情就不上门。C项“一亩三分地”形容所属地盘、势力范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B、中国有句俗话,谓之“好了伤疤忘了痛”。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不仅健忘,而且麻木,竟至伤疤还未好就已经忘了痛。
C、大凡贪官都喜欢唱主角——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
D、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
分析:C项“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在句中使用不当。应该用“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A项“唱白脸”指扮演反派的角色。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B项“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D项“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也形容肚子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已被执行死刑。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被群众叫做“王坏种”的腐败分子靠贿赂上级一路青云直上,靠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成为政界明星,卖官鬻爵,索贿受贿,把阜阳搞得乌烟瘴气。
B、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
C、因为资金紧缺的原因,将于今日开幕的第六届长春电影节走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虽然开幕式闭幕式请来了不少港台明星撑场面,但真正唱主角的电影人却寥寥无几。
D、没有证据就是诽谤,我让她吃错药。
分析:D项“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在句中使用不当。应该使用“吃不了兜着走”(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A项“多行不义必自毙”指坏事干多了,一定是自取灭亡。B项“炒鱿鱼”比喻解雇、撤职(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C项“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考生要注意,解答熟语题时,应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将其放在试题设定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思考,这样对选出正确答案大有帮助。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