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看古诗词

  2009-05-01 14:48:53  
“三眼”看古诗词古往今来,诗评家常说的“诗眼”、“词眼”或“题眼”是指一首诗、一阙词中最为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由于它通常是全篇的主旨所系,因此,对中学生来说,通过对“三眼”的辨析来鉴赏古诗词不失为一条化繁就简、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首先,让我们来看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三眼”看古诗词

古往今来,诗评家常说的“诗眼”、“词眼”或“题眼”是指一首诗、一阙词中最为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由于它通常是全篇的主旨所系,因此,对中学生来说,通过对“三眼”的辨析来鉴赏古诗词不失为一条化繁就简、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首先,让我们来看王维的《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中的“不得意”三字是本诗的“诗眼”,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了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钥匙。

再看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诗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了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作者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的海棠虽美,也要随着逝去的春光逐渐凋零,作者借此写出了青春将逝的烦恼和苦闷。李清照的重阳词《醉花阴》,也是情景交融,写出了女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莫道到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形象地概括了全篇词意,画龙点睛,使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最后,以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喜”字是本诗的题眼,读者从标题可以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细嚼每联、每句,“‘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而杜甫的《哀江头》,描写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整首诗如泣如诉,凄婉感人,题眼“哀”字即见。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