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问”词义质疑

  2009-05-01 14:46:14  
“暗问”词义质疑“暗问”词义质疑 文/谢学浩   高中语文第三册《琵琶行(并序)》第二自然段“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页末注⑦中,对“暗”字的注释为:“[暗]这里是轻声的意思。”多年来,对这一注释,一直无人质疑。但是,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意推敲,就会发现这条注释于情不通,于理不合,令人费解。现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暗问”词义质疑

“暗问”词义质疑

文/谢学浩

  高中语文第三册《琵琶行(并序)》第二自然段“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的页末注⑦中,对“暗”字的注释为:“[暗]这里是轻声的意思。”多年来,对这一注释,一直无人质疑。但是,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意推敲,就会发现这条注释于情不通,于理不合,令人费解。现在,我试从词义、词性分析着手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从词义上说,“暗”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中为:“日无光也。”成语中“暗无天日”“暗淡无光”等就是用其本义的证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历史上的某些单义词逐渐朝着一词多义的方向发展,“暗”字也由本义发展派生出以下转义。据1988年7月修订版《辞源》对“暗”字条目的注释,共含三个义项:①光线不足,不亮,“明”之对。②指黑夜,天黑。③昏乱,愚昧。我们不难看出,一项是从本义推演出的引申义;二项是形容“日无光也”类似现象的形容义;三项是以此打比方的比喻义。
 由于“暗”字在词义派生上的三个转义各具不同义项,因而使“暗”字又具备了兼类词的词性。因此,在词性划分上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组合能力、造句功能、变化形式作以下简单的词性分析。
  首先,从“暗”字由上述义项中的“明”“暗”对举关系及语法功能作用,“暗”字具有实词类名词的方位词功能。如在口语中人们常对那种两面三刀的人用“明是一团火,暗是一把刀”“明里是人,暗里是鬼”作比喻。在语法作用上,“暗”起修饰限制动词的作用,如与介词“向、在”等组成介宾短语,可作动词的状语。如“暗问”这个状中(中心词)关系中,因其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只能理解为向黑暗中询问,不可能理解为虚词类副词中表虚化关系的“轻声的”“悄悄的”等意思。
  其次,“暗”字又具有实词类形容词词性。它可以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并不带宾语,如“光线很暗”。在语法上作形容词性谓语。
  再次,暗字还具备虚词类副词性质,它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某种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如“暗访”“暗问”“暗暗高兴”等。这时,虚化后的“暗”字具有“轻轻地”“悄悄地”“密而不显地”等形容词性的性质。在语法功能上,它在偏正词组中作状语或定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暗”字在词义、词性上的功能作用和使用概况。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寻声暗问弹者谁”中的“暗”字在注释中的欠妥之处可说是不言自明了。注家显然把“暗问”中的“暗”视作词义分析中的形容义或看成是词性分析中虚词类表程度的副词,而误注为“轻声的意思”。
  笔者认为,“暗问”中的“暗”字,在词义上应是“日无光也”的本义而非形容义;在词性上应属实词类的方位名词而不是虚词类的副词。因而,对该句诗的理解应为:“寻着琵琶声传来的水域,(派人)向黑暗中的江面大声询问:‘谁在弹琵琶,请划船到岸边来弹好吗?”因为只有这样分析理解,上下文意才贯通。试想,在“夜送客”“秋瑟瑟”的黑夜秋风中,人的能见度很小,在人们只能耳闻琵琶声而不能见其船其人的情景下,“轻声”问询谁能听见,即使琵琶女是顺风耳也要大声地呼叫才能让远隔江水的对方知道在叫她。再联系下段文意理解,如不是向黑暗中琵琶声传来的方向大声询问,而是“主人”与“客”轻声地问“弹者谁”就不可能有“琵琶声停欲语迟”的犹豫态度,更不可能有“移船相近邀相见”的动机和结果。从“重开宴”后琵琶女拘于封建礼教束缚“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情景看,“轻声之意”就更难于解释了。
  综上所述,“暗问”不是“轻声的意思”,而是“向黑暗中大声询问”的意思。正是这种询问感召来琵琶女的演奏,使诗人留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唱。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