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与语文想象力的培养

  2009-05-01 14:43:52  
“空白”与语文想象力的培养“空白”与语文想象力的培养汤小会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较多的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于情节结构层面上,达到一种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审美境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空白”与语文想象力的培养

“空白”与语文想象力的培养
汤小会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较多的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于情节结构层面上,达到一种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审美境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里,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是“导”,引导学生自觉地创造一个个审美对象,创立新的审美视野与境界,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文学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弥补起来,可使之具体化、深刻化,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作者并没有具体描写主人公的肖像,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实写内容为依据,想象其肖像,增进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认识。

  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是能发现“空白”的。只是对它的“填中”的想象力是难点。这里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激起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就是既培养其再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能力。这里以《孔乙己》教学为例,学生在自学中能明白孔乙己在酒店的言行的实写,他的平日生活与打折腿是虚实兼有,内含空隙与粗线条,这二者弄清楚了,再解决结尾孔乙己之死这一空白:“我到现在终于没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他的结局如何?窨是怎么死的?这里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前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垢想象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已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活活痛死,有的说饿死----有一同学还把孔乙己的死与阿Q之死、祥林嫂之死进行比较,认为孔乙己的可悲就在于在一般人眼里居然平淡得不值一提。

  “空白”对于日常语言交流和系统阐述的文学作品来说,也许是致命的敌人。一般信息发出者总是希望要求接受者能准确无误得到其信息,但是接受者也需要一个个信息之间建立意义的联结。空白中止了语句序列的连续不断性,妨碍读者语言停顿的嘎然停顿,它便一跃而变为促使文学阅读不可或缺的积极动力——想象力。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渴望发现形象之间、情节之间、叙述角度之间的一致,而作品中完整的线性的情节结构,会满足这一心理,而空白打破了这一联结----学生在阅读时常会遇到种种“阻力”,然而这种阻力能转换成“突转”的悬念。对这种空白,我们一般可先运用暗示法引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如初中第四册补充教材《窗》,学生一接触到这篇小说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这两个病人是什么身份?患什么病?靠窗那位为何每天要把从窗外“看到”的美景,给另一位栩栩如生地描述一番?不靠窗的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而又会为这种心理而惭愧,继而又越来越嫉恨了----特别是结尾处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窗外竟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之后全有何感想?他会忏悔吗?一位老师上《窗》,她把前面这些问题都给解答了,一讲到底之后突然问:结尾中这位病人他会忏悔吗?学生们从沉闷中醒来,议论纷纷,有说后悔的,有说忏悔的,也有说痉的,但老师马上截住:不对,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酷的、虚伪的,他哪会这样呢?学生只能收敛展开的思维,在笔记中记录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通过什么什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什么什么的中心思想。伊塞尔说过: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结果将是,当一切都被现成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一可避免地产生厌烦。

  创造性想象的训练的另一点是依据实写部分,对空白点进行补述性的发展型创造想象训练。这一般可运用续写,看图想象作文,使空白成为读者建造审美对象的重要引导契机,集中读者对新的注意点的看法,使空白的内容通过相互修正,将片断、隐含的东西连接在一个”场”中,从“场”出发来组成各种新的审美视野。如有的学生在《孔乙己》的续写中写孔乙己没有死,治好了腿,中了举,也象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中写于勒发财归来,再次把菲利蒲夫妇的丑态抖露出来等等。这些都是进行新的审美创造,也加深了对原文主题思想的认识。

  这类文章写成后往往引起学生的兴趣或争议,因为空白的深层意义是隐含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邮箱myboxes@163.net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