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作文呼唤绿色

  2009-05-01 14:43:37  
为作文呼唤绿色为作文呼唤绿色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 其实,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学作文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为作文呼唤绿色

为作文呼唤绿色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

其实,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便陷入这“一切为了”的泥淖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总之,师生双方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都在皮相上下功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林清玄),何尝有“精神的化妆”?更何谈“生命的化妆”!这种徒有躯壳没有灵魂的文章,死不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可谓名副其实的“灰色作文”:考试前,学生畏之苦之,不得已而为之;考试后,自然轻之厌之,如敝履而弃之,实乃谋取狭隘功利的敲门砖。

身处铺天盖地的灰色作文的压抑中,只觉得视茫茫、气奄奄、心惶惶,叫我怎能不壮怀激烈,仰天长啸:还我绿色!

绿色作文,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色作文,或萌于“无字书”(社会)的切身体验,或源于“有字书”(书本)的阅读灵感,“绿”在一个“悟”上。绿色作文,为做人而写,伴人生而在,“绿”在一个“人”上。做人促进作文,作文升华做人:绿色作文确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

一、悲哉,灰色作文!

多年来,在“灰色”的统治下,作文的天变得蓝不蓝、白不白,作文的地,变得黑不黑、黄不黄,一片混沌、一片烟雾、一片迷惘!教师变得死不死活不活,毫无生气;学生变得进亦忧退亦忧,苦不堪言。

请看学生是怎样倾述他们的作文之苦的:“每逢作文必是茶饭不思,日夜难寐,费尽心机,激活所有的脑细胞把记忆仓库彻底清理一遍,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个改头换面,‘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

有限的记忆仓库被掏空后,《作文选》这一大法宝便有了用武之地。考试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背下几篇情节曲折、生动感人的文章,考试时竟也能屡屡中标,我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又一绝招儿:抄。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偶尔考了一个我没背过的文题,我便只好使出最后一招儿:套。文章格式总分总,学习雷锋不能少。要是考我议论文,就把决心誓言表。靠着这三招儿,我竟然次次作文得高分。不过,我真担心,如果法宝用完,我该怎么办?”

还有一位学生抱怨道:“从不敢直抒胸臆,也不敢文思飘逸,因为那样虽会让自己的性情得到真正的释放,却会使语文卷头的分数大打折扣!在蹒跚中前行,在小心翼翼中探路,生怕自己妙手偶得的‘狂言’或不甘平庸的‘妙语’,令判卷老师大跌眼镜!‘灰色作文’似无形杀手,用锁链捆住了我们的手脚,用利刃阉割了我们的精神。悲哉,‘灰色作文’!”

两颗敏感的心灵,以其真实而生动的笔墨代表莘莘学子控诉了“灰色作文”的弊端与罪恶。这种“灰色作文”把学生捺入形式主义的樊笼,套上教条主义的桎梏,泯灭了灵性,熄灭了灵感,扼杀了兴趣,业已走进作文教学的死胡同。

二、畅哉,绿色通道!

如何使作文由“灰”转“绿”?我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开辟了三条有效通道。

l、以无字书为通道引进活水

当灰色统治作文时,为解除学生硬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一是提供大量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让学生死记硬背,二是对一则材料做多角度分析让学生纸上谈兵。

我在实验班开创了《东方时空》课和班会感悟课,把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作为绿色通道,实现了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

同学们在每周4个小时的《东方时空》课上,或从《生活空间》中悟得生存之道,或从《东方之子》中觅得成才之法,或借《时空报道》、《早间新闻》书写天下兴亡之忧。这部无字书一举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绿色作文开发了无尽的源头活水。无须细读作文,只要浏览一下绿色作文的标题,你就可以发现学生们的眼界和心胸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绿化文化荒漠》、《黄河忧思录》、《白条子谋杀农业大国》、《京剧发展之我见》、《伊拉克危机浅议》、《洪森打了一副好牌》、《别了,英格兰的攻瑰》……

三年来,每个同学的《东方时空》感悟都已汇积成一本厚厚的文集。他们在自己编辑作序的过程中,已经自觉意识到了绿色作文对人生的价值。张程程同学在《墨舞》中写道:“我压抑不住心中的狂喜,于是以大地为纸,潭水为墨,手脚为笔,舞蹈于天地之间,如同一种痴醉,更似一种疯狂——形诸文章而高于文章。《东方时空》,现代的春光!你在我的精神里折叠,成为我的知觉;在我的心灵里沉淀,成为我的灵魂;在我的笔下流露,成为我的墨宝;在我的双脚下狂舞,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情动于中,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绿色作文使灰色作文望尘莫及之处在于:使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

班会感悟课,是我提供给学生的另一本无字书。实验班的每个主题班会,一般都经过两轮循环:第一轮,教师以生动的演讲打动学生;第二轮,一部分“先觉”的学生以精彩的班会感悟文章打动“后觉”的学生。从德育角度看,这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精神激励的良性循环。从智育角度看,教师的演讲与学生的领悟、学生的作文与教师的讲评又是听、悟、写三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这种班会感悟课大体每3周1次,有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脉搏,还可以随机增加。例如,作为入学教育的首次班会:向应试教育挑战;作为夏令营总结的班会:人生如白驹过隙;作为《东方时空》课阶段总结的班会:感悟阳春白雪;作为深化素质教育实验的班会:真正的自觉=感动十行动;作为《泰坦尼克号》影评总结的班会:谈谈标新立异……这种课程,从形式看是语文走进班会,从内容看是语文走进心灵。

总述无字书开辟的绿色通道,大启天下事,小启身边情:活水源源,真情绵绵,有米下锅,作文不难。

但值得注意的是,引来源头活水并不等于必生绿色作文,对于在灰色轨道上走惯了的学生,没有振聋发聩的批评是不会自动转上绿色轨道的。例如在《学会生存》的主题班会后,仍有少数同学继续书写假大空废的高论:

有的同学写道:吃饱饭对于人类的生存是最低级的需要,而对于现代的人来说,思想意识上的“饱”更加重要。社会的激烈竞争,把竞争意识输入人脑;市场经济的发展,把金钱观念输入人脑;世界经济一体化,把分工、协作的观念输入人脑……生存问题关键就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饱。

还有的同学写道:生存很累,因为生存背负的东西太多;生存很苦,就像深峡卖石女一样,一些人注定要痛苦;生存很傻,拼命拉车的是你,坐车的却是生存;生存很无奈,它逼着人们去做不爱做的事情;生存很沉重,或许是因为我们逃避的太多,考虑的太少。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批评就没有发展。我把上述灰色作文与下述绿色作文同时印发给学生讲评:

班会后,我的心无法平静,生存竟会如此艰难。几岁的小女孩本应享受父母的宠爱,却早早地开始谋划生存;古稀老人本应在家安度晚年,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艰辛劳动。这看起来太残酷了,可这就是现实。我感到惭愧,我现在才深切地感到父母持家的不易。从前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天天做着事业有成,名垂青史的美梦。而今,打开窗子,放下书本,去看看世界吧!

大学生待业已屡见不鲜,各行各业都成了热门。为了能够生存,那些曾经被人们嗤之以鼻的行业,也开始受到青睐。“下岗”、“再就业”,成了最时髦的词。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残酷的竞争无法回避。生存问题,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一张大学文凭已不再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了。学习,是一项无止境的劳动。多掌握一门技能,就多一条生存的道路。不学习无以生存,要生存必须学习。生存都无保证,理想岂非空中楼阁?自己都不能养活,祖国又如何报效?

通过这样的对比讲评,学生杜绝了无病呻吟、“高空作业”、故弄玄虚,锻炼了真挚的情感、中肯的分析、朴素的文风。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绿色只能在斗争中取代灰色。

2.以有字书为通道激活灵感

历来的阅读教学大都是继承式的:学生只须通过填空、选择或简答把教材中的有关信息吸收储备起来就大功告成了。而创造式的阅读则与此大相径庭:“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爱默生)只有创造式的阅读才能使有字书成为激活学生写作灵感的绿色通道。

创造式阅读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读者与作者同样是生活的参与者和感悟者,尽管中学生对生活的解读难免片面或肤浅,但只要发诸真情,毕竟是独特的;尽管他们的文学表达也难免幼稚或笨拙,但只要出自年轻的手,毕竟是有生机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是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歌词。面对大作家的名作品,我们同样应当激励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我很嫩,但我很精神”,“我很笨,但我很执着”,“我很浅,但我很清澈”。  创造式阅读产生的作文,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它是名副其实的“借题发挥”。这所借之题,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作品的形式;可以是关涉全篇的艺术手法,也可以是一句名言或一个细节。总之,只要是书中的某一精彩之笔象打火机一样点燃了读者蓄积在心的灵感,他就可以捉住这电光石火发挥成文;届时,得鱼而忘筌固然可以,即便买椟而还珠亦无不可。

我曾大胆设计了《苏东坡诗文及研究》单元,把苏轼的四首词、一首诗、一篇赋以及余秋雨、周国平先生的专论,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潜心自读,结果学生们写出了许多富有个性的文质兼美的佳作。

《清江明月自有意》一文写道:于怨客,江之无穷,月之故故引出了须臾人生的感叹;于苏子,水之不复、月之盈虚却启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物我皆恒,何羡长江!明月山间意不尽,清风江上韵无穷!何不共适造物之藏?何不“领取而今现在”?于是,不只吹箫之怨客,即便是读文之我辈,亦为这蕴于江月意象中之哲理所动。

《一代诗哲》一文写道:苏轼的作品是他哲学化了的生命的写照。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又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在悲观、执着与超脱之中,苏轼走着自己螺旋形的智慧的人生之路。赤壁下,“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解脱;兰溪前,“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自信;出猎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情豪志壮;十五赏月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真理深…··哪一篇作品没有苏轼对生命的注解,对人生的彻悟?那是形象化的哲学教科书。他的文字为他的生命作了最精彩的诠释,而他的人格才是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宝作的源头……

《漂泊者的歌谣》则感慨道:“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东坡雪堂,春雨初晴,先生植杖耘籽,慨然而叹,自比渊明。呜乎!东坡东坡,汝以渊明为前生,后人自可以汝为前生,而后人之后人又何尝不能以后人为前生者哉?汝之漂泊尚囿于纸纸谪诏,后人漂泊则可随心去来,后人自胜于汝,而后人之后人又何尝不能胜于后人者哉?……

仅此三段节选的文字,即可证明:一旦美文打动了学生的心,就仿佛揿动了灵感之门的开关,情思泉涌,辞彩焕发,个性纷呈,产生许多连作者自己也始料不及的佳作来。灵感不是神秘物,激发得法自得之。

3.以感悟法为通道开发灵性

我坚信这样一个观念:灵性人人有,死活在开发。绿色作文,归根结底,应是学生灵性与个性的自我展现,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但却可以点石成金。

首先,以情动情,营造感动,是开发灵性的关键。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永葆激情的人。这种源于热爱生活的激情,应当是丰富的、热烈的、持久的。平时如岩浆蓄积于心底,用时便喷涌而出:口能点火,笔能生花。黄晶同学在教师节致我的信中生动描绘了教师激情对学生的感化作用;“……我突然意识到;激情已是您的‘一种人生定位,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个性张扬,乃至一种生命燃烧和灵魂依托’;保持激情已成为您做人的习惯。……我就是这样玩味着您的人生教诲和感动着您洋溢着无限激情的人生,走过了两年的青春历程。您的人生激情帮我在生命的土壤中扎下了自己的根,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了自己的锚。”

其次,启迪悟性,唤醒个性,是开发学生灵性的根本。我是如此阐释《“悟”之我见》的:“悟”字乃“心”与“吾”的合成。故从左往右看,为“思之吾”也,即思考的我;从右往左看,为“吾之思”也,即我的思考。由此看来,非思考不能有悟,无个性不能算悟;悟性乃思考与独创的统一。

而我的弟子王乐是这样领悟的:“我这文集是‘悟’出来的,但既不悟‘空’,也不悟‘净’,而是感悟切实的人生。虽然浅薄,却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实实在在的收获。若问这‘悟’的由来,那就要从班主任赵谦翔老师匪夷所思的‘解悟’说起。一个‘悟’字被他解得如此出神入化,真是神来之思。而我也因他的点化心领神会,进入了感悟的妙境,开始了人生之旅的求索。”

如果说营造感动、启迪悟性,是教师育人的营养,那么积累感动,砺炼悟功,就是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