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

  2009-05-01 14:39:06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 ——对“自读课本”使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九义”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 相应的调整,将三类课文改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

——对“自读课本”使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九义”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 相应的调整,将三类课文改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 科书配套使用。笔者认为这一调整有三个“有利于”:(1 )调整前,不少语文教师由于对三类课文的编写意 图及其特点把握不准,往往把独立阅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这样一调整,有利于 改变以前那种状况。(2)学生有了自读课本, 不仅扩大了阅读量,而且拥有了阅读的主动权,有利于自学能 力的培养与提高。(3)贫困地区的学生的课外读物匮乏,有了自读课本, 就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 课外阅读材料。
    一、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本”的现状不容忽视
    自读课本的使用,为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然而,一些学校和 教师未能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自读课本的作用。笔者调查了一些学校,发现在对待或使用自读课本时存 在一些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1.把订阅自读课本看作是负担。不少学校只给学生订语文教科书,不订自读课本,说是为了减轻家长的经 济负担。各年级自读课本的印数均大大低于语文教科书的印数,可见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自读课本。
    2.把自读课本看作是一般的课外读物。有些学校认为,眼下课外读物浩如烟海,学生订阅自读课本是多此 一举。
    3.把自读课本作为摆设。一些学校虽然给学生订了自读课本,课表上也安排了阅读课,由于自读课本的内 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也就不加指导和检查。自读课本实际上成了一种摆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4.音像制品抢占了课外阅读阵地。学生用在荧屏上的时间多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了,因而,自读课本受 到冷落。一些学生即使看自读课本,也多为匆匆而过,只是认一下“门牌号码”。
    究其原因,主要仍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教师认识上的偏颇和操作上的偏差,致使自读课本未能真 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二、用好“自读课本”的两点思考
    1.认识上位,充分认识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和自读课本的特点及其作用。
    (1)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吕叔湘说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叶圣陶说:“从前那些读 书通了的人,那些成为学问家著作家的人,可能是像叔湘同志说的‘得益于课外看书’。”如果只重课内讲读 ,忽视广阔的课外阅读,无异砍掉一只臂膀。《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同志曾对阅读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 指出:“学生课外阅读少,阅读面窄,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大障碍。”因此,课外阅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践证明,学生要学好语文,既要搞好课内学习,又要搞好课外学习,只有既重课内,又重课外,学生的语 文能力才能日益提高。
    (2)自读课本不同于一般的课外读物和学习辅导材料, 它是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学习语文的规律 ,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既注意纵向联系,又注意横向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练整体。它具有以下一 些特点:一是选文按组编排。其内容与同组教科书上的课文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内容的一致性。二是围绕教 科书中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选文。全套自读课本分低、中、高三个阶段,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三次循环, 使其更具科学性。三是自读课本中的课文属独立阅读课文,独立性很强,充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自读课本是小学生独立阅读的基本材料,是开发学生心智,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让学生在自读中学 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把自读课本很好地利用起来, 使自读课本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2.指导自读要得法,充分体现自读课本的特点。
    自读课本是供学生独立阅读的,教师应该在“独立”上着眼,在“阅读”上下功夫,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指点。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 师在学生每读一遍后,要进行检查。这样,放手又不放任自流,循环往复,直到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为止。
    根据一些教师的经验,自读课文的阅读步骤一般是:①阅读前,指导学生注意和弄懂课文后“读一读、想 一想”的要求,复习学过的阅读方法。②阅读时,结合课后的思考题,反复阅读课文,独立准备答案。③阅读 后,通过朗读、答问,进行检查。④对程度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读书,往往是浮光掠影,以为读了一遍,就算读过了,不懂得怎样才算读懂,教师应教给他们学习 方法,告诉他们独立阅读要一边读一边想,自己学会读懂课文的内容。比如,第七册自读课本中的《割草人和 孩子们》一课,可以指导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和方法阅读:
    (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 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自读课本上的课文,大部分是通俗 易懂的,生字也较少,教师应放手让儿童自己去读,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字典弄明白。
    (2)默读或朗读课文,通过比较,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割草人和孩子们》是自读课本第七册的首篇 ,和教科书第七册的首篇《“绿色的办公室”》相呼应,写的是同一个人——列宁,基本内容都是写革命导师 列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怎样坚持革命工作的。所不同的是,《割草人和孩子们》是写列宁为孩子们讲故事; 《“绿色的办公室”》是介绍列宁的“绿色办公室”是怎样的,以及列宁在这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工作的。
    (3)结合课文后的思考题,边读边想,独立准备答案。 自读课文的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读一读、想一想 ”的思考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阅读重点,要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本课有两个思考题:①割草人依万诺夫究竟是谁,你能从课文中看出来吗?②割草人听孩子们说“ 列宁正在做着打倒资本家的事情”时,为什么“高兴起来”?每一个思考题都可以通过两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弄 懂。《“绿色的办公室”》是看图学文,图和文都是讲列宁在“绿色办公室”坚持革命工作。《割草人和孩子 们》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列宁在大森林里秘密地从事革命工作。从地点看,两篇课文都是发生在圣彼得堡 西北的拉兹里夫湖畔;从描写的主要人物看,都是写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在湖边的森林里坚 持革命工作。从主人公从事的工作看,都是写其正在做着打倒资本家的事情,撰写伟大著作指导着俄国革命。 通过两相对照,画出有关语句,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4)课堂讨论(包括质疑问难)正确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教师检验阅读的效果。教师对学生阅读课文的 指导和检查是两个基本的环节。指导要体现教材的特点和各阶段的训练重点。指导阅读时,教师切勿把自己对 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的结果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应放在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上。检查阅读效果时,教师不满足 于学生答对思考题,重点应放在了解学生答题的思路。学生的阅读思路是否正确,正是教师要知道并加以指导 的所在。检查可利用每周的自读课或自习课进行,也可结合讲读课文检查。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