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教学实验初探

  2009-05-01 14:37:23  
快速作文教学实验初探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 教学质量。而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不死不活效率低,处于“少、慢、差”的落后状态。而快速作文教学改 革实验却为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快速作文教学实验初探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 教学质量。而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不死不活效率低,处于“少、慢、差”的落后状态。而快速作文教学改 革实验却为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一、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内容及基本做法
    快速作文训练实际上是一项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强化训练。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 都有一种未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快速作文训练可在不同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因为不同能力水平的 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多数学生具有可变性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学生思维变得活跃敏捷 ,具有了一定的广泛性、独立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使未被开发的写作潜能最 大限度地开掘出来,不但能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水平,而且对其它各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作 文教学是应试教育,而快速作文教学则是素质教育,这责质教育重在非智力因素的开掘即习惯、能力的培养, 重在把写作变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受用一生的好习惯;变为一种能力——受用一生的快速写、快速修改的能 力并能经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一)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前提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潜能、智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的驱 使,学生就会逐渐地对快速作文训练有好感、有热情、有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俄国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 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当学生对快速作文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和好感时,快速作文训练才会有效。
    快速作文教学基础训练把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作为一项内容,这是遵循兴趣性的原则。写作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它源于写作的需要。有了写作的需要,也就有了写作兴趣。而写作兴趣的持久浓厚又依赖于写 作的成功。快速作文课,使学生由传统作文教学的被动消极作文变为积极主动作文。
    1.理论引导,激趣生情
    学习讲授快速作文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写作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 生的兴趣。当学生明确了快速作文的意义时,形成共识:快速作文是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写作训练 ,是跟伟大时代快节奏、高效率同步的训练,是跨世纪一代必须具备的写作技能的训练。
    2.结合实际,激趣命题
    教师命题,既要注意与《大纲》写作要求同步,与“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同步,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这 样,学生才能兴致勃勃,有人、事、物可写,有理可言,有情可抒,进而写出真实感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激趣命题,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又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才华得以 展露,潜能得以开掘。
    3.感悟生活,激趣写作
    常言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个人情感炽热、感情专注,就能产生灵感,从而使写作具有创新,更具 有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丰富素材。同 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的真挚情感得以畅快淋漓地表达。
    4.动手制作,激趣观察
    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心灵手巧,兴趣盎然。例如:学习《中国 石拱桥》一文,要求学生制作材料相同、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平桥、拱桥各一座。然后让学生观察两座桥 的承受能力。通过观察及对比,学生都能迅速地总结出拱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为快速写作《桥》的 说明文积累了素材。
    (二)积累写作材料和语言材料——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基础
    快速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之所以得益于课外,是因为它与阅读教学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是因 为进行广泛的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语言材料。大量的阅读名篇佳作 ,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受益匪浅。
    阅读、积累、写作三者关系密切。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写作是倾吐。要想倾吐得好,畅快淋漓地快 速作文,就得注重平日的吸收和积累,不但要多吸收,多储存,而且要吸收得精当,储存得牢固。要用笔记, 用脑记。我国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积叶成章”写的《辍耕录》,就可谓是积累与写作的成功的范例。由 此可知,厚积而薄发;没有积累,尤其是没有厚积,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快速作文训练把积累写作材料 、语言材料作为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坚持不懈地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的。
    1.积累写作材料
    ①班级统一摘记名言、警句及典型事例。②个人自由摘记。要求分类进行。例如:爱国主义的、珍惜时间 的、自学成才的、勤奋钻研的等等。③佳作摘要。如:《外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初中生优秀作文选》、 《高中生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让一个学生朗读,其余的学生可边听边做摘要,或记论点、论据,或记人物 的语言等描写。
    2.积累语言材料
    ①每日一名言。由一学生(轮流进行)将名言写在小黑板上,并做以讲解,然后同学们记下来。②阅读教 材中的佳段妙语,要求学生不但要背诵下来,而且抄写与摘记本上。③老师“补讲”的名言、成语等,学生也 要做摘记。④报刊中的精彩文章及片断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教材。在积累材料时要求学生注意三点:一要典 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积累语言时还要注意多摘记有文采的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快速思维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关键环节
    快速作文训练的关键是快速思维的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品质,即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等是一 个人智慧的标志。在快速作文训练中,思维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不仅要学习快速作文法,更重要的是要 接受快速思维的训练。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智力不断开发,进而写出佳作来。
    1.多学多记: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知识愈多,思维愈广 。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班级学生每人均订阅报刊。班级可采取一日赏析一佳作的方法,选取力作, 听后共同赏析,定期召开佳作欣赏交流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做摘记:①名人语录。②典型事例。上述 做法既奠定了学生深厚的语文基础,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
    2.设疑提问:
    快速作文课上的讲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有利契机。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 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讲评须设疑。有疑却教无疑。师问生,生问生,无疑到有疑,有疑到无疑。如此反 复,学生在讲评过程中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得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解疑,既培养了学生善于 思索、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也培养了他们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深刻性。
    3.求异求新:
    求异,就是创新,求异作文就是求新、求巧、求好。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皆然。求异,即求异思维 :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思考问题。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和构思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 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二、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语文能力呢?需要的将是‘出口成章’的口 头表达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
    快速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个“快”与传统作文教学的“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二 者的主要区别之一。写作实践课上,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命题,就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地快速审题、谋篇布局、 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一点也不能懒散、拖沓和延误,而是一气呵成,迅速快捷,在四十分钟内完成60 0字左右的文章。快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等好习惯的形成并发展成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二,快速作文教学强化训练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快速作文教学将传统作文教学的“先 导后写”变为“先写后导”,这种教学程序上的变革彻底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先导后写的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