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附记的位置

  2009-05-01 14:36:54  
关于《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附记的位置 一是本文写于1924年10月28日,11月3日孙伏园来指出文中之误,11月17日载有此文的《语丝》创刊号才面世,莫间有半月之隔,改动一语并非难事,为何先生要郑重其事地去发一更正声明呢?何况孙先生是《语丝》的创办者、主编,来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关于《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附记的位置

 

一是本文写于1924年10月28日,11月3日孙伏园来指出文中之误,11月17日载有此文的《语丝》创刊号才面世,莫间有半月之隔,改动一语并非难事,为何先生要郑重其事地去发一更正声明呢?何况孙先生是《语丝》的创办者、主编,来是为约稿之事,又和鲁迅先生是朋友,所指又是不穷置辩的事实,为何先生要坚持不动原文呢?

二是先生真不知道“雷峰塔并非就是保塔”吗?若仅“看看书”,“大约”“记错了”,也许有可能.可文中多次写到见过末倒的雷峰塔。且据许寿裳先生《亡友鲁迅印象记》所载,先生在杭州时,受许先生力邀而游过西湖。许文说:“‘保塔如美人,雷峰塔如醉汉’,虽时。人有此艳称,他只说平平而已。”可见鲁迅先生不仅见过雷峰塔,也见过保塔的。以先生的博闻强记,何以如此健忘呢?

之所以不改,用心何在?

雷峰塔和保塔同在西湖,一建于吴越建国之初,一建于吴越行将覆亡之时,雷峰塔是越王钱为皇妃所建,故又称皇妃塔,用以标榜封建道德。保塔是越王钱元为王子钱入贡宋朝所建,其“保”之称便有明显的维护封建逍统的色彩,道出了钱元在北宋朝庭咄咄逼人的统一攻势面前诚惶诚恐,建塔以求佛法保佑钱人贡为质而平安无事,维系吴越韩存延的心态。这说明吴越己是穷途末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如果说未倒的雷峰塔外表是“破破烂烂”的,那幢塔则是内质的腐朽了。所以,鲁迅先生不仅对镇压白娘娘的雷峰塔是满怀厌恶之情,对迷信佛法以求苟延的保塔更是一种鄙夷不屑之态了。这恐怕才是鲁迅先生说它们的景色“平平”、“并不。见佳”的真正原因。也正因为本质上的致性,才说雷峰塔又叫作保塔,“里面当幻挥邪啄锬锪耍然而我心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这里,作者把对雷峰塔的态度巧妙地移就到保塔上,一箭而双雕。

从写作背景和思想动机看,辛亥革命虽然推倒了封建专制的“雷峰塔”,但只是把“法海”赶到“蟹壳”里,封建制度并没有“绝种”,复辟势力仍存在,复右论调仍在鼓噪,封建思想意识的清除更非易事。雷峰塔倒掉了,固然值得“欣喜”,可是压在人们心头上的保塔还根深蒂固,更需警醒国民精神,让人们人人自觉,群起而拆倒它。这不正是鲁迅这一时期多数文章的共同主题吗?鲁迅先生巧妙地把两座塔合而为一,是要含蓄地表达这样一个深意:不仅封建专制该倒,凡是封建的东西,都应在“希望他倒掉”之列,并顺手给封建复古派以致命的一枪:你们不是为雷峰塔的倒掉而宣扬保护“国粹”吗?连保A塔都该倒,让你们去哭丧吧!文中所表现的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此处得到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可一般的参考资料分析此文的主题时,多专注于鲁迅对封建专制制度态度的彻底上,须知封建制度只是树,而封建思想意识才是根,树固然该倒,而根之不除,何来“彻底”?

如果鲁迅先生听从了“记者先生指点”而修改了原文,就不能给读者以更多的联想,从而削弱了内容的丰富性和主题的深刻性。如果没有了这则附记,不知底细的读者就会随文认为雷峰塔又叫保塔而让“谬种流传”了。由此可见,附记是文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按照初次的模样把它刊在篇末,让它成为一把钥匙,使读者得以体会作者不因事实而害意的妙处和坚持不动原文的苦心,准确地把握文章主题。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