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2009-05-01 14:33:02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写作议论文,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诸如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等等。这些要求在现行中学语文教 材中,曾几次予以介绍,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否则,就会走向极端,陷入理解误区, 犯教条主义错误。 笔者认为,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写作议论文,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诸如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等等。这些要求在现行中学语文教 材中,曾几次予以介绍,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否则,就会走向极端,陷入理解误区, 犯教条主义错误。
    笔者认为,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一、“观点正确”排斥“言之成理”。
    写作议论文,首先要求观点正确。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列主义科学真理。如果一篇议 论文,观点有严重错误,那么,这篇文章也就无价值可言了。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条:观点有严重错 误的,只能属五等文。这一严格规定,旨在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
    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陷入这样的理解误区:对某一问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其 中一个正确,另一个必定是错误的。其实不然。比如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给学生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近 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学生选出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或发言稿。对于这两个观点,我们能否说,其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必是错误的?不能。前者侧重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后者侧重强调人的内在因 素起决定作用,这两个观点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原理。对于这类 作文,不管学生写哪一题,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就行了。类似这样的观点还有:开卷有益/开 卷并非都有益;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未必成;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由此看来,我们通常强调的言之成理与观点正确的要求并不矛盾。
    二、“观点鲜明”不允许全面辩证地论述问题。
    议论文的观点不仅要正确,还要鲜明。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是议论文的大敌。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往 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先论证一番自己的观点,后又用“但是”一转,作出相反的议论,否定了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文章,读者看了不知所云。
    但是,我们强调观点鲜明,并不是说,通篇只能说支持论点的话,不能越雷池一步。有时为了论述的全面 辩证,就需要从与自己的观点相反的方面去阐述。例如,一位学生在论证“近墨者未必黑”时,有这样一段论 述:
    “我们承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肮脏的环境是只大染缸,会使人不知不觉腐 化变质。孟母择邻,就是因为她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报上不时登载,有些国家干部,本来很廉洁,后来在 改革大潮中,受到社会上坏风气的影响,由受贿到索贿,最后锒铛入狱。这可算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了 。但是,因此断言‘近墨者黑’就绝对化了。这些‘近墨者’变‘黑’,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意志薄弱; 对于意志坚定、品质高尚的人来说,再‘近墨’,也‘黑’不了。”
    这一段论述,讲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似乎拆了自己的台,但其实是更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还使论 述显得全面辩证,不陷入片面性。由此可见,论述中注意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与“观点鲜明”并不矛盾。
    三、“观点鲜明”即篇首提出论点。
    不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升考指导时,反复强调,写议论文要开门见山,篇首亮出论点,以为这样才能给阅 卷教师留下个“观点鲜明”的印象。其实这是对“观点鲜明”理解的又一个误区。首先,观点鲜明的文章不一 定要篇首提出论点。有的文章,以一则故事、一副对联、一个比喻作为话题,自然引出论点。这样的开头,不 仅可使观点鲜明,而且还避免了篇首亮观点给人的突兀感,这比篇首亮观点效果好。其次,篇首亮观点的文章 并不一定观点鲜明。观点鲜明,不仅表现在开头,还表现在整个论述的过程中。如果论述中模棱两可,或偏离 中心,这样的文章,即使开头亮了观点,观点也不鲜明。
    四“叙事简洁”即要用概括事例
    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引用事实作论据证明观点时,我们要求叙述简洁,只要把能证明 观点的那个部分、那个侧面说清楚就行了。这与记叙文要求叙事具体生动正好相反,这是因为议论文重在议论 ,叙事是为议论服务的。
    例如,唐tāo@①的《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在论述“作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头:向生活吸取, 从人民的口头采集”这一观点时,是这样叙述论据的:
    “普希金跟他的奶奶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一接触到民间语言,便写信告诉斯特拉霍夫,立意改变自 己的文风和语法;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句把有趣的谚语,总是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记 下来……”
    作者并未具体叙述普希金如何跟奶妈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如何写信,契诃夫如何记录有趣的谚语, 只是三言两语地概述,但能证明观点的事实说清楚了,就能很好地证明观点了。
    但是,我们强调叙事简洁,并不是要求用概括事实,相反,我们认为具体事实比概括事实更有说服力。还 看上例,相对于“古今中外不少著名作家都是靠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丰富了自己的笔头的”这一 概括了事实而言,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例子,就属于具体事例了。两相比较,显然,具体事例更具 说服力。
    由此可见,我们强调的叙事简洁,是就叙述方法而言的;而具体事例则是就事例本身的性质而言的:两个 概念不属相对关系。我们一方面强调叙事要简洁,另一方面又提倡尽量用具体事例,两者并不矛盾。
    五、“立意准确”不允许多角度选择立意
    根据提供的材料写议论文,最主要的一步是确定立意。立意准确是写作这样的议论文的重要要求。所谓准 确,就是所确定的观点要符合原材料的内涵。
    一提到立意准确,便容易产生误解,似乎一则材料只有一个立意是准确的,那就是根据材料的中心寓意立 意。其实不然,一则内涵丰富的材料,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立意。比如《滥竽充数》的中心寓意是讽刺南郭 先生这样的不学无术、弄虚作假者,我们可以据此立意。但我们亦可以南郭同事为议论对象,提出“莫做和事 佬”的观点;以宣王、怀王为议论对象。提出“选拔人才要严格把关,使用干部要加强考核”的观点。这些观 点均符合原材料的内涵,都是准确的。我们要求立意准确,并不排斥多角度选择立意,否则,就会导致写作中 “千人一面”的局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
    我们要求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防止论述片面、偏激。其实,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跳出理解的误区。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加弓加屮下加又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