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2009-05-01 14:30:48  
改革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提要 作文教学改革必须吸收有关新的科研成果作为其理论依据。作文教学改革必须重整体、重过程:作 文指导——变封闭型为开放型;作文批改——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作文评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作文训练——变单一式为复作循环式;作文活动——变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改革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提要 作文教学改革必须吸收有关新的科研成果作为其理论依据。作文教学改革必须重整体、重过程:作 文指导——变封闭型为开放型;作文批改——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作文评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作文训练——变单一式为复作循环式;作文活动——变室内为社会;作文发还——变揣进抽屉为相互传阅观 摩。如此改革,可产生多元效应:可操作性强;信息传递加强;减少了许多无效劳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 写作水平的提高快。
    * * *
    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首先要求写作者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同时要求写作者必须掌握并会灵活运 用具体的知识、词语、章法、写作技巧等等。当今社会的日益信息化、效率化,对作文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 求,而当前作文教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特作如下强调:“作 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言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虽然改 革不已,然而往往是重局部而轻整体,重环节而轻过程,不成系统。笔者从教30余年,作了系统的探索,作了 全程的尝试,收到一定效果。本文拟就改革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具体方法以及好处谈谈个人的浅见。
   
    没有正确的理论,便没有正确的行动。作文教学改革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离不开吸收新的科研成果,诸 如认知理论、“三论”理论、优化理论等等。
    认知理论是以研究和模拟人的智能为目标的认知心理理论,在我国称为思维科学。它把人的认知过程分两 步,第一步是信息传入编码,第二步是内部信息加工。简言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识和能力。作文教学,说 到底不外乎两点: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我以为,传授知识多在学生动笔之前,培养能力 多在学生运笔之中。因此,就作文训练全过程而言,应当强化信息输入,突出信息加工。具体讲,作文指导应 侧重介绍相关写作知识,尤其是文体知识,至于怎么写好,应放在修改过程中去比较,去品味,去把握。只有 如此,学生作文时才能走出朦胧,走向明白。
    “三论”对作文教学亦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如作文训练计划的制订,就离不开“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 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原则。只有遵循整体原则,才能既注意全程,又不忽略细节。再如传统作文批改是一 次性信息输出与输入,如果根据信息论处理作文批改,它就变成了“教师输出→学生输入→学生输出→教师输 入”式的良性循环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优化理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来的。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都很重要。传统作文教学 之所以效果甚微,恐怕与尚未优化不无关系。只有根据优化理论优化作文教学的全程(包括每个环节),才能 彻底医治传统作文教学一味灌输、被动训练的顽症,才能松绑教师,松绑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写作的真正主 人。
   
    根据上述,窃以为作文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第一,作文指导——变封闭型为开放型
    半个多世纪来的作文指导,都是一读范文,二命题,或给材料,三讲解,从审题立意到选材安排,四提要 求,注意事项。封闭型,四步曲,唱腻了,师生双方都没有兴趣。无数反馈信息表明,如此指导,学生写出的 作文从立意到构思,甚至遣词造句,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如果改为开放型,情况大不一样。所谓开放型, 我的理解和做法是教师少指导,让学生先直接进行写作。具体说,就是将作文指导分两次进行。作前,结合阅 读教学,精要简明地介绍一点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侧重文体知识;作中,再根据学生写作情况具体提出修改加 工意见。或许有人摇头,说如此无异于纸上谈兵。然而,我以为作文确如古人所说:“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各类文体的文章,还是有其“规”可循,有其“方”可行的。所以,作文指导就要简要地讲讲有关“规”和 “方”的知识,这是必要的,可行的。比如,写议论文,就简要地说说议论文的思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用范文澜先生的话说:“根本宗旨在于讲明作文的法则。”至于应当提出什么论点,应当选择哪 些论据,应当从哪些方面论证等等,大可不必统一“指导”。
    实际上,开放型指导比封闭型指导花的时间要多些,可是,这样训练,既符合信息论,又优化了作文指导 ,使信息输入与信息加工交错进行,相辅相成,感悟效果明显。学生写作实践表明:不仅有针对性,有效果, 而且很有个性,如同他们的脸,各不一样。
    第二,作文批改——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校改不完带回家改。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 很多,学生所得却很少。原因很简单,批改陷入传统的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互不联系的落后状态中。批改批 改,批批改改。教学论告诉我们,作文批改应当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活动,应当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传统 批改的明显弊端在于局限于教师一方。
    如果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立即会出现崭新局面,立即会产生教学“共振”的最佳效果。所以,《全日制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 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批改。”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的具体做法是:一指导学生自改,二组织学生互改,三 组织学生集体改,四教师批改。同一篇作文,一般须用几种批改方法。因为同一方法用长了,难免模式化、程 式化,乃至僵化。
    实践表明,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完全符合认知规律,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 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和认真推敲的积极性,而且参与批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它促使学生在感性 和理性结合上产生新的飞跃,写作水平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第三,作文评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传统的作文评讲是“一言堂”,教师一个人唱独脚戏,朗读优秀作文、剖析典型病例、指导修改等。学生 长期处于接受者或被审批者的地位,这实际上是“满堂灌”、“填鸭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反映。结果,自然滋 生厌恶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无论是优秀习作,无论是典型病例,都可以变教师一个人评 说为师生共同议论,各抒己见。这时,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其中一员。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都十分明显。师 生相互切磋,各显其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践表明,如此信息传递,师生才能高度协调,也才能产生同 步共振的高效果。自然,有时会出现分歧,但是真理越辩越明,经过讨论,评价会逐步趋于一致,达到预期目 标便可结束。
    “群言堂”评讲是学生露一手的好机会,也是品评和接受品评的好方法。人人动脑筋,个人显其能,大家 有长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普遍获得提高。
    第四,作文训练——变单一式为复作循环式
    大凡作文,都是一次指导、一次写作、一次批改、一次评讲、一次发还。这个训练程式实在是得其表而失 其里,是少慢差费的初级训练。
    根据“三论”理论,我的作文训练采用小重复大循环的模式。小重复即复作,指一篇作文一次写不好再写 第二次,第二次还不满意再写第三次,直到规范化为止。复作的过程是再认知再掌握的过程,即从不甚懂到理 解,从不甚会到把握的过程,即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比如训练议论文写作,学生对“三大块”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正论)、解决问题(结论)把握不住,我一不替学生代写,二不只写几句 批语就了事,而是教学生差什么补写什么。如此边实践边认知,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议论文的大体思路。与其让 学生糊里糊涂写十篇,不如教学生写好一篇。
    大循环是指文体、题材类别和命题类型而言的。中学生一般要求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一定阶段 集中写一种文体的文章几篇,然后换一种文体再写几篇,这是一种循环。第二种,进行题材类别的循环训练, 如理想方面写两篇,一篇记叙,一篇议论;爱祖国方面写三篇,一篇记叙,一篇说明,一篇议论。第三种,不 同命题类型循环训练,比如全命题、半命题、给文字材料单作、给文字材料多作、看图作文、选题作文等等。 这样多途径进行循环训练,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明显地有利于“以不变应万变”能力的培养 。
    第五,作文活动——变室内为社会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属于闭门造车,更缺少竞争。因此,写来写去不见成效。改变这种局面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鼓励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