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阅读教学添乱

  2009-05-01 14:13:30  
不要给阅读教学添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一路风尘仆仆走到今天,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和目标追求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不要给阅读教学添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一路风尘仆仆走到今天,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和目标追求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显然,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本、理解是本、体验是本、感悟是本、思考是本、探究是本、发现是本、创新是本。

    然而,眼下不少阅读教学课堂却出现了许多新生的怪现象。教学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探究、发现,而把所谓的“有创意”的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活跃其中,美其名曰“阅读教学创新”。稍作审视这压根儿不是创新,分明是给阅读教学添乱。前不久,笔者在一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了这样两节课:

    一位教师在对五年级学生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题中的话分别是谁说的,学生找出来后,让学生分别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如果听了爸爸、妈妈这样的批评和鼓励后会怎样想,接着,用大量的时间,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分别以慈祥的爱好和厉的爱好为各自的观点举行辩论会。实在地说,由于学生事前没有准备,辩论会既没有辩出形式上的“热烈”,也没有辩出内容上的“精彩”,最后一节课是在教师的草草小结中结束的。

    回顾整节课,可以说是读书不到位,理解不到位,体验不到位,感悟不到位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就说那个少数学生忙于自我表现,多数学生被动充当陪客的辩论会,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一方面,学生虽然各执一词展开辩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内容观点,这难以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另一方面,因为辩论,学生很难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到辩论结束,双方学生仍然是各有各的主张。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没有任何帮助,真不明白,这样的辩论放在阅读课上到底有什么作用。退一步说,就算这个辩论会辩论成功了,对学生理解课文又有多大价值,学生游离于课文之外,不读不思,光凭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他们能得到阅读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吗?没有目的,牛头不对马面的辩论别无他用,无非是给阅读教学添乱。

    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的《新型玻璃》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遍思考这种玻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待学生回答后,就要学生马上写一则新闻报道,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这种新型玻璃,接着让学生从余下的课文中自选一段课文读一遍,把自己的收获和认识或用歌曲或用对联、快板、顺口溜、诗歌等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就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为课文中讲到的几种玻璃做广告。在学生初次接触新课文的阅读课堂上,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就写新闻报道,或用歌曲、对联、快板、诗歌等形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教学安排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暂且不说四年级学生会不会写新闻报道、歌曲、对联、快板、诗歌,就算他们确实能写,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去写感受和认识,学生能行吗?如果四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真有那么强,我们还有必要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开设阅读教学课吗?稍懂教学的人都会知道如此“有创意”的教学,不是在给阅读教学添乱是什么。阅读教学不是不能运用辩论、歌曲、对联、快板、广告这样的新方法、新手段,问题的关键是要用得合理、用得科学、用得有目的、用得有效益,只是为了追求花样翻新而盲目运用,不仅不是创新,反而是给教学添乱。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当学生通过读悟,每个人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的见解时,如果针对某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或需要提升的观点,恰到好处地运用辩论等方法手段,能够促使他们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更丰富的情感熏陶,获得更广泛的思想启迪,这样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才能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教学的方法手段是为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忽视重点、背离目标、不顾一切地盲目强行使用,只能给教学添乱。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阅读教学,之所以困惑多多,就是因为为了某种暂时的目的而盲目引用“新法”造成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学习别人,不顾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盲目崇尚前苏联的某些教学方法,致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深陷理性化的,条分缕析式,的教学泥潭。直到今天,许多教师仍然行进在这个阴影之中。 70 年代,受当时政治思潮的影响 ! 阅读教学几经周折后,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 80 年代,为了急于走出政治困扰,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使阅读教学走上真正的“语文”轨道,又盲目地把自然学科中的训练法引用过来,结果使阅读教学的本质性特点和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几乎丧失殆尽,阅读教学成了四不像的训练基地。教师教得不知所措,学生学得辛辛苦苦。进入 90 年代,为了改革的需要,阅读教学先后推广了“启发式、”“引探式”等方法,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结果使阅读教学一举演绎成了“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招式,阅读教学就是这样,或为了“学习别人”,或为了“突出政治”,或为了“返回故里”,而一直在“添乱”、“减乱”中度过。直到近几年,在多少仁人智士的探索努力下,才使得阅读教学有了自身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和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静而思之,阅读教学应该吸取历史教训,抓住现阶段这个良好的机遇,让其在本位上挥洒自如地发展起来,完善起来,阅读教学的创新是必需的,改革更不能停止,但必须以利于它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前提,阅读教学再不能打着某个新的招牌盲目地行“添乱”之举。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