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识字教学中的一个困惑

  2009-05-01 14:12:49  
浅析识字教学中的一个困惑 最近听了不少实验教材的课,其中有一个问题十分突出,即会认的字是否要分析字形。 巩固识字的最佳途径是复现,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觉得不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学生就很难记住这些字;分析之后,学生的记忆情况要好一些。这话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燕”:二十个解放军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浅析识字教学中的一个困惑

   最近听了不少实验教材的课,其中有一个问题十分突出,即会认的字是否要分析字形。

    巩固识字的最佳途径是复现,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觉得不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学生就很难记住这些字;分析之后,学生的记忆情况要好一些。这话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燕”:二十个解放军,排队到北京,一个人喊口号,一、二、三、四……是我小时候认这个字时念的儿歌,至今还记得。

    有些很典型的字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编编儿歌,猜猜谜语,确实有助于学生记忆。但是这样的分析一定要在认识字音之后,不能让学生有这样的误解:什么和什么组合在一起就是什么字。因为汉字并不表音,分析字形只是在孩子认识后帮他进一步巩固。但是这样的分析一定不要过多过泛,否则孩子会感到厌烦,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比如:《月亮的心愿》一课的“累”字,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有学生说是‘田'加“系”,老师纠正说,下面不是“系”,是“系”少一撇。孩子大多不认识“系”字,老师这一番话不是把学生越说越糊涂了吗?学生听不懂,哪来的学习兴趣呢?还有“太”这么简单的字,很多孩子都会认了,还来分析,不是多 -- 此一举吗?一节课让孩子们分析七八个字形,其实只有少数孩子在发言,大多数孩子心不在焉。花费了很多时间,字形分析得很透彻,但对于字音,孩子却不一定记住了,因为字形和字音往往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我们成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些生僻的字会写,但是字音总记不住。可见字形分析对识字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崔峦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要认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强调的是整体认记,不要求分析字形结构,不要求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可见识字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认识,挪个地方还会认。没必要分析字形结构。那到底有什么好方法让孩子记住这么多的字呢?还是一条——多复现,让孩子多阅读。把生字和以前学过的字组成词语、句子、短文,让学生多读,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既能帮助巩固识字,又有趣味,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有好处。试试把分析字形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读词语、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组词吧,你会发现识字的新天地!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