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

  2009-05-01 14:08:53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 一、出题偏“心” 这里的“题”,既指文题,又指作文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出题偏心,就是说教师在出题时,不是根据小学 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不是尊重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作文训练规律,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要求。大多数农村小学 对学生进行书面作文训练主要自三年级始,又一般以8 篇大作和8篇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

    一、出题偏“心”
    这里的“题”,既指文题,又指作文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出题偏心,就是说教师在出题时,不是根据小学 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不是尊重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作文训练规律,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要求。大多数农村小学 对学生进行书面作文训练主要自三年级始,又一般以8 篇大作和8篇小作作为标准的训练量。8篇大作虽然是教 材中确定的训练项目(这些训练每次都体现一个分段或分组目标,包括一两个要求,呈递进状的),但据我们 所掌握的调查资料显示,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段分组目标 认识不清楚,或者是无目标,随心教学;或者是在零乱的目标指引下教学;或者是要求过多、面面俱到教学; 等等。作文训练目标陷入了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8篇小作,教师一般是无教案上课,更为随心所欲去安排 训练内容,有的甚至靠的是一时的“灵感”。例如,有的老师出过《我爱春天》、《勤劳的妈妈》、《夸夸我 们的好班长》等文题。我们想想,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春天的可爱、“妈妈”的勤劳,没有见过或听过“班长” 值得夸赞的事例,怎么办呢?不胡思乱想,瞎编乱造,能行吗?出这种文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说谎,要他们 捏造不曾见过的事情,不曾发生的感情,还何谈“内容要具体,不说空话”和“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更 何谈去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质?
    小学生作文训练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训练目标,就不会发展,而没有局部训练的突出和突破,又不会有整 体训练的到位和达标。因此,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要转换视角,要紧密联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生 活的氛围,牢牢把握“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一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一个 既与阅读有密切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的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且在总序的指引下,系统规划出每个年级每学 期乃至每个星期的作文训练目标。(其中含一、二年级的说、写话训练目标。)每次训练都明确提出训练内容 、目标要求、时间和方法,力求使小学作文教学的“全局观”和“重点观”辨证地统一起来,真正使其落到实 处。如此,便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中,每次训练教师都能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解决一、两个重点 或难点,切实让学生次次有所得,得得相连,拾级而上,建立起良好的作文素质结构。
    二、指导偏“位”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要重视作文指导。”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教师把这里的“指导”搞 错了位置,狭隘地理解为就是“作前指导”,所以,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至此处,从命题、选材、确定 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等都作一番细致入微的指导。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 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去认真地体验和训练,化为自己的作文 能力。只是教师把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抄在黑板上,“扶着走”、“一言堂”,包办代替,让学生写“遵命作 文”,依杖而行,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实际上是由抽象到抽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 的思维规律,这样的作文无疑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了。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该导,什么时候不该导呢?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该体现在哪里?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教 学尝试,认为“三分导写,七分导改”是切实可行,十分有效的。
    “三分导写”具体体现在,具有特殊要求或者审题有困难的习作训练,教师要稍加指点后再让学生写作。 这里,教师的指导要纲领式的,不应作过多过繁的说理讲解。一般情况,教师出示作文题后,可不作任何解释 或指导,放手由学生自己审题独立写作,学生可以看书,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抄袭别人现成的文章。教师要 鼓励学生写实事抒真情,监督胡编乱造,无病呻吟;鼓励学生放胆,不要依靠教师的指点,不要怕写不好;鼓 励学生按时一次写好,过关,不要拖延时间,不要等到第二次写好。
    “七分导改”即指教师要把对学生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指导改”上。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 去感知、体验一番思维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产生渴望获取的动力。教师再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指导, 才容易水到渠成地顺应他们的思维规律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导改”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指导自我修改。修改重点放在修改文章内容。这时,学生刚打完草 稿,教师引导他们趁热打铁,从中心思想到层次安排进行一番认真的检查。2.指导小组修改。指导学生及时自 我修改固然行之有效,但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到它的局限性,由于学生作文时间较长,大脑皮层容易发生泛化, 不容易发现细微的疵病,特别是语言上的疵病。俗语说“旁观者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组织由3~5个学习 成绩不同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进行小组修改。教师从旁指点,让学生找出小组成员习作的优缺点,进行互相 评品,在评品中对照自己的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3.指导集体修 改。在学生进行了一番自我修改和小组修改后,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重点、难点,选读有代表 性的作文,让学生在班上公开发表评价。有了共性认识之后,再作具体的指导,学生就极易接受了。
    三、批改偏“向”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批改偏向问题也是十分严重、发人深思的。首先突出表现在“重大轻小”上。在调 查时我们发现,85%以上的学校提出对大作文要精批细改,对小作文则可以简化,一般只是改改错字病句,不 须眉批,也不须尾批。我认为,这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错误做法。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在形式上可以有大小 区别,但在实际教学时绝不能有轻重之分,应该要一视同仁,无论是备课、讲评,还是批改都须亦然。至于作 文批改,袁微子说,应当重在思路的指点,内容的选择,要重批不重改,逐步训练由学生自己改,改要着眼于 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品质的特点提出精批细改的,是很有必要的。但这里的“精批”,不应是“精 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精致,有重点;“细致”,不但不要大删大改,而且还要尽量少改、小改,努力 改在要点上,一般情况,教师可用不同的修改符号标出来,留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改,逐步培养他们自我修 改作文的能力。
    其次是圈点偏向优美词句。有些教师把好文章狭隘地理解为美丽的词句,而对美丽词句的看法,又脱离了 切合实际,讲究实效这一标准。有些语句明明不符合事实,明明属无病呻吟,胡套乱制,与前后文内容连接不 上,与表现中心毫无关系,反而也被加上圈点了。不但不该如此,就算是反映了实际的美丽词句,也不能孤立 地圈点。若我们这样去圈点学生的习作,就在暗示学生读书时只注重美丽的词句,作文时只用心于词句的修饰 。此外,下批语时也要摆正优美词句的位置,例如笔者就曾于一学生作文后见过这样的评语:描写校园景色的 词语不够美丽、生动,此分明表示不顾学生的思想与情绪,硬要他写出校园的美丽,长而久之,对培养学生良 好的作文素质,有害无益。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