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人墓碑记》到《清忠谱》谈五人义举的思想基础及影响

  2009-05-01 14:08:37  
从《五人墓碑记》到《清忠谱》谈五人义举的思想基础及影响 这里,我想把张溥的散文《五人墓碑记》和李玉的戏剧《清忠谱》结合起来谈一谈五人义举的思想基础及深远的影响。《五人墓碑记》开头一句就交待了五人死的原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第二段就此议论;第三段简要追述了苏州市民反阉党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从《五人墓碑记》到《清忠谱》谈五人义举的思想基础及影响

  

这里,我想把张溥的散文《五人墓碑记》和李玉的戏剧《清忠谱》结合起来谈一谈五人义举的思想基础及深远的影响。

《五人墓碑记》开头一句就交待了五人死的原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第二段就此议论;第三段简要追述了苏州市民反阉党、保清官的经过;第四段追述了五人当刑的情景;第五、六段议论五人义举的影响。文中议论时前后两用反问来肯定五人死的意义和影响:一是“……独五人之者,何也?”二是“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课文和史料只告诉我们:五人“激于大义,蹈死不顾”的社会原因,即宦官魏忠贤专权,许多正直人士被杀害,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黑暗局面,人民愤恨。正直的朝臣官吏、东林党人理所当然地为人民理解和敬仰。“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明史·周顺昌传》,见教科书)所以,周顺昌被东厂所逮,“吴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课文指出了五人义举的社会原因,但没有指出其个体原因。李玉的《清忠谱》则表现了这一问题。

《清忠谱》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李玉,明末清初戏剧家。剧本以周顺昌为主人公,塑造了一位刚毅果敢、大义凛然、忠贞不阿的悲剧英雄形象。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塑造了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等五位下层市民的英雄形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并欣赏到出现在舞台上的五人的思想性格,认识到五人义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其思想基础,与其性格、精神品质紧密相关的。

如第二折《书闹》中颜佩韦的独白:“年年花酒阖闾城,不爱身躯不爱名。说到人间无义事,捶胸裂眦骂荆卿。生平任侠,意气粗豪。闪烁目光,不受尘埃半点;淋漓血性,颇知忠义三分。”这就充分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思想和品质,而人物的性格、思想和品质又是以忠义为基础的。颜佩韦和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就是在《书闹》之后义结金兰的拜把兄弟。所谓《书闹》,是他们在苏州城中玄妙观前听说书人李海泉说岳传,当听到童贯陷害忠良,囚解韩世忠元帅进京时,颜佩韦拍桌怒嚷:“可恼!可恼!童贯这狗,作恶异常,教我那里按捺得定!这等恶人,说他怎么?”说罢,飞起一脚踢翻了书桌。这就充分展示了人物侠肝义胆的精神和品质。作者在这里对颜佩韦为代表的五人的思想性格作了最恰当的铺垫,与《五人墓碑记》互补。我们读了以后,对五人义举的行为就不感到突兀,更没有那认为一时冲动的感觉了。

又如第十三折《捕义》中写颜佩韦见义友沈扬、马杰、周文元被逮,不仅不逃,还和杨念如挺身而出,大叫:“这桩事是我做的事,何消拿得别人!”合唱〔一封书〕:“男儿意本豪,猛拼生,忿一朝,身家担自挑。怎偷生,惜羽毛。急向公庭分白皂,肯任他人李代桃?”在这段对白和唱词中,表现了他们五人之间宁可同当祸患而不肯独走的侠义精神。

再如第十八折《戮义》中,颜佩韦当刑时说:“打死校尉,万民称快,死也瞑目了。”杨念如说:“呸!我杨念如是怕死的么?”五人合唱〔前腔〕:“刚强,仗义久名扬,说甚身遭无妄。权肆虐,堪嗟毒流天壤。锄奸击贼,五人儿也不愧东林党。痛孤忠万里俘囚,枉吾侪一朝倾丧。”戏剧再现了课文中五人“谈笑而死”,充分展示了人物思想基础和精神面貌。他们共同的性格特征:粗豪天真,讲求义气,刚直,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人义举不是孤立的,看戏剧中苏州人民的反映吧。五人就义时,人民“怒气高千丈”。“乱纷纷万千人,流涕道旁”,并赞扬他们“侠肠一片”,“热血淋漓”,“义风千古”。这就是义举表现在五人激于义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完美结合。

戏剧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戏剧中的人物是艺术典型。戏剧和散文同属文学作品。我们在讲授张溥《五人墓碑记》的同时,若能把李玉的《清忠谱》中有关五人义举的剧情结合起来在讲读中适当渗透,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效果。在阅读方面,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在写作方面,对于如何使记叙为议论服务,怎样选材,怎样展开议论,会给学生一定的启示。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使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课文《五人墓碑记》不只是一般课文,它早就被李玉在他的《清忠谱》一剧中搬上了舞台,一看就懂。学生可从李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懂得怎样通过对话、动作和演唱去表现人物。当然,这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文阅读去进行。

至于五人激于义而死的影响,课文指出:“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畏非五人之力也。”对于“匹夫有重于社稷”予以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对于苏州暴动还不能孤立去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市民暴动。这次暴动反映了明王朝政治黑暗腐朽,政权摇摇欲坠,从而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钟。随之而来的大风暴有:1627年陕西农民王二纠合的饥民造反;1628年王嘉胤在谷县起义;以及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先后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谚语曰:“木以一叶落而示其凋,国以一政腐而示其衰。”苏州市民暴动正是如此。

我们还要看到:史学家对苏州市民暴动相当重视。除《明史·周顺昌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载,还有史载《五人传》以及《五人取义纪略》等。文学创作方面,除了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李玉《清忠谱》之外,还有改编的京剧《五人义》等。

五人“激于大义,蹈死不顾”的典范,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