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语言文字训练的力度

  2009-05-01 14:07:23  
加大语言文字训练的力度 一、注意课文教学的层次性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遵循认知规律,经历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一般来说,课文教学应有以下四个层次:①识记生字词,懂得课文中的有关知识;②理解课文内容;③领悟中心,品味语言,懂得写作方法;④以课文为例,迁移运用,进行读与写的实践。在以往较长的一段时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加大语言文字训练的力度

  

一、注意课文教学的层次性

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遵循认知规律,经历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一般来说,课文教学应有以下四个层次:①识记生字词,懂得课文中的有关知识;②理解课文内容;③领悟中心,品味语言,懂得写作方法;④以课文为例,迁移运用,进行读与写的实践。在以往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偏重于思想内容的理解,其表现为循着课文的故事情节一路问去,问题问完了,课也就上完了。其间虽有语言文字的教学,诸如解词释句,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处于从属的地位。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这一环节,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抽象的概念,显得苍白无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只注意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这一最本质的特征。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的重心应落在语言这一思想内容的载体上。偏离这一重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为了保证教学重心,就得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和时间,尽量压缩讲解课文内容的时间,尤其是长课文的教学,对教材要作“集约化”处理,使教材内容形成“板块结构”,着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教学。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不可面面俱到,长篇泛论,不如择要评点。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取有典范意义的,表现力强的,又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段,作为学习的范例,作为言语的直观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或咬文嚼字,或品评鉴赏,或反复吟诵,将这些语例深深地印在学生脑子里。在此基础上,要及时引导学生揭示语言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匠心,把写作知识的教学植根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不要在讲读课文之后给学生一些抽象的结论,诸如生动形象、叙述清楚,这是比喻,那是拟人,等等。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范文,其目的不在于获得这些语言知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去感受,作者是如何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的。当然,学生仅仅对语例产生感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这些感受与实际的语言交际建立联系,让学生多作模仿练习,或由教师创设一个情境,或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一个情境,模仿语例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方法进行遣词造句的练习,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例如:仿照《西沙群岛》总分结构的组句成段的方法写一段话;仿《伟大的友谊》的过渡段来表述两件相关的事;仿《穷人》中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学写人物语言。这种练习显示了较强的思维力度,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练习。传统的语言练习一般以静态的、单项的形式出现,强调知识性。例如:抄写、组词、按原文填空、选择词语,等等,而模仿迁移的练习是指导学生以具体的语段作范例,在掌握范例的表达方法之后,通过思索联想、想象,将概括所得的知识进行迁移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动态过程。这种安排也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把教材视为语言训练的凭借和材料。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选择典型的语例只是为了“缩短战线”,增加力度,但并不是抓住一点或几点而不及其余,对于未被选到的段落可以读代讲,扼要指点,或一读带过,只要精心处理,绝对不会有什么影响。

二、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要到位

各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要注意效益,不能虚晃一枪,一瞬即逝。既然确定为训练的内容,就得训练到位,扎扎实实。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词句又是语言的基础材料,一定要加以扎扎实实的训练。对于词句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满足于字典和《词语手册》中的解释,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语言环境,不仅要懂得词句的表层意思,还要理解其中隐含着的意思。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把一些重要的问题放回语言环境中“猛滚一番”。例如:教学《詹天佑》时,当学生理解了“要挟”、“阻挠”、“嘲笑”、“回击”等词语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去联想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训练。师:“回击”这个词在课文中具体意思是什么?生:中国人要自己修筑一条铁路,帝国主义者都来攻击我们。现在詹天佑用他的实际行动反过来攻击帝国主义者。师:詹天佑是怎样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请你们选择“要挟”、“嘲笑”、“阻挠”与“回击”这几个词语联结起来说几句话。生:帝国主义者为了控制铁路修筑权,竭力阻挠,詹天佑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任务,回击了帝国主义者。这一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信息提取出来,而且懂得作者是如何选用词语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的。这种“立体化”的教学,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强度增大,不仅加深了对词语和句子本身的理解,而且把书本上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对课文中的词句多作动态分析,是有助于增大训练力度的。如对抽象概括的词句加以具体的演绎,对具体描述的进行抽象概括,对不同句式的鉴赏、比较,对语言的空白处加以填补,等等。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运用最多的手段。对于提问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用得过滥会产生负面影响。怎样实施提问,这里恕不赘述。要提及的一点是,要重视提问后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不能满足于内容是否正确,要更多地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去审视,看答题的思路是否清楚,表达的语序是否顺当,句子是否通顺,要把问答的过程视作培养思维能力、发展语言的过程,要充分显示语文课课堂提问的个性特征,多从语言的角度去指导、评价。此外,分段、概括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多作方法的指导,立足于“学会”。

三、落脚到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上

通过熟读背诵,把范文中的佳词好句、精彩的语段深刻地留在记忆中。“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章学诚《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