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

  2009-05-01 14:06:55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刘克《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 师:课文中写的是哪儿的草塘?生:文中写的是北大荒的草塘。师:那么,这北大荒的草塘究竟可爱在哪儿呢?我们现在来学习课文。同学们先默读第一段,然后说说“我”初到北大荒时有什么感受。生:“我”初到北大荒时感到一切都不习惯。师:用小丽的话说就是—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

——刘克《可爱的草塘》教学纪实与评析   

师:课文中写的是哪儿的草塘?生:文中写的是北大荒的草塘。

师:那么,这北大荒的草塘究竟可爱在哪儿呢?我们现在来学习课文。同学们先默读第一段,然后说说“我”初到北大荒时有什么感受。生:“我”初到北大荒时感到一切都不习惯。师:用小丽的话说就是——生:“呆腻了。”

师:怎么理解“呆腻了”?生:“呆腻了”就是呆得厌烦了。师:(板书:厌烦)“我”为什么呆得厌烦了?生:是因为“我”对北大荒还不够了解,觉得这儿没意思,所以感到厌烦了。

师:说得对。而正在“我”闲得无聊时,小丽提出到野地里去散散心,“我”欣然同意了。那么,随着“我”的所见所闻,“我”的感受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第二段。(指名读第二段)

师:这段主要写什么?生:这段主要写草塘的景色。

师:(板书:草塘)文中的哪句话概括出了草塘的特点?生:“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师: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就是——生:(齐)大、美。师:(板书:大、美)文中哪儿写草塘的大?生:文中的比喻句“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是写草塘的大。

师:那么谁能联系大海来说说草塘是怎样的大?生:大海非常辽阔,一望无际,这草塘也是辽阔无边的。

师:当你站在海边向远处望时,给你的感觉是——(教者打手势启发学生思考)生:水天相接。

师:这草塘怎么样呢?生:也是水天相接。(多数学生笑并举手)

师:哟,是水天相接吗?生:(自己纠正)不,应该是草天相接。师:对。同学们看看课文哪句话是在写“草天相接”?生:“浪花……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师:这草塘可真大啊,像大海那样一望无际。那么文中的“浪花”指的是什么?生:“浪花”是指那生长得十分茂盛的草。

师:你们把作者描写风吹草动的词画出来。生:我画的词有:“欢笑”、“翻滚”、“涌向”。生:我还为他补充一个词,“赶着”。

师:好。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些词的?先说说草怎么会“欢笑”?生:我认为风吹草动,草就互相碰撞、磨擦,发出“哗哗”的声音,像是在欢笑。

师:这是什么写法?生:这是拟人写法。

师:好。把下面的几个词连起来说说。生:(边说边打手势)当风吹来的时候,这草塘里的草一起一伏的,就像海上的波浪那样翻滚着,而且是层层叠叠不断地向远处滚去,所以是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师:你说得真好。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部分,体会一下这草塘的大和美。(自由读后,教师又要求齐读,并要注意重点词语。)

师:作者在这部分中通过几个动词把草塘写活了。这是什么描写?生:这是对事物的动态描写。

师:说得对。你看看作者是抓住了草塘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生:作者抓住了草塘颜色的特点,也就是抓住“绿”来写的。

师: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草塘的“绿”?生:(读)“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

师:啊,举目一望,这草塘绿得那么旺盛,绿得那么有生机。再由近及远地看,草塘的颜色怎么样?生:(读)“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

师:这满塘的绿草,为什么绿得不一样呢?生:我认为是光线的问题,光线强的地方颜色就鲜艳一些,反之就暗一些。生:我认为是风吹过草塘,草一起一伏,颜色就发生了变化。

师:如果按照你们的说法,课文中应写成“·有·的呈鲜绿色,·有·的呈翠绿色,·有·的呈墨绿色”。可是课文写的是:“近处的”,“远一点儿的”,“再远的”……是有层次的。再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学生先是沉思,而后举手。)生:我认为是视觉关系。

师:思路对了,接着说。生:我们看近处的草颜色浅些,看远处的草颜色就深些。师:说说什么原因。生:我们看近处的草看得很清楚,每一片叶子都呈现在眼前,所以那颜色是鲜绿的;而越远处草就越密集,颜色就越深。

师:嗯。你们看,作者是通过仔细观察,才写得如此生动形象。而这一色彩的微妙变化把草塘的整体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组成了草塘那特有的画面,使整个草塘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谁愿意读读这几句,要表现出这草塘的美。(生读“仔细瞧……跟蓝天相接”。)师:读得比较好,应该把写颜色的词语的重音读出来,谁再读一遍。(生读一遍,读得很有感情。)

师:她读得怎么样?生:读得好,有感情。师:好,我们就像她这样读。(生齐读,很有感情。)

师:啊,同学们都读得很有感情,说明你们也喜欢这美丽的草塘。所以“我”目睹了这美丽的草塘后,情不自禁地说——生:(齐)“这草塘真美啊!”

师:“情不自禁”怎样讲?生:“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激动的感情自己抑制不祝生:它是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师:那么“真美氨这是作者发出的由衷的——生:赞叹、赞美……师:(板书:赞美)可小丽却认为“我”来得不是时候。她认为什么时候最好呢?都讲了哪几件事来说明的呢?同学们默读第三段。生:(默读后回答)小丽说北大荒的春天和冬天最好,因为春天可以用瓢舀鱼,冬天可以捉野鸡、逮狍子。

师:(板书:春天、冬天、瓢舀鱼、捉野鸡、逮狍子)课文中的哪句话把这三件事都写进去了?读一读。生:“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师:结合课文,说说这三件事是怎么回事?(学生纷纷发言,不但理解了句子的意思,还谈了这句话和全段的内在联系。)师:好,学到这里,你能不能用一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说一句话,概括出这两段的内容。生:草塘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师:(板书: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还可以怎样说?生:北大荒的草塘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师:说得很好。也正因如此,小丽自豪地说——生:这北大荒的草塘好得“就是哪儿也比不上”!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