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论文]班级氛围:凝聚新生自信的原动力

  2009-05-01 13:49:59  
[高中班主任论文]班级氛围:凝聚新生自信的原动力 班级氛围:凝聚新生自信的原动力 刘万国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冲突甚至磨难。处于一个重点转型期的高一年段新生,随着环境的突然变化和角色的更新(高中择校招生形势下),生理心理素质的急剧发展,面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高中班主任论文]班级氛围:凝聚新生自信的原动力

班级氛围:凝聚新生自信的原动力
刘万国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冲突甚至磨难。处于一个重点转型期的高一年段新生,随着环境的突然变化和角色的更新(高中择校招生形势下),生理心理素质的急剧发展,面对的不如意处比皆是,尤其是表现其中的关键性问题——自信力的培育更其重要,那么这批学生求学自信力又是如何逐渐丧失的呢?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他们重拾信心,迎接高中年段的学习与成长呢?

二、导致学生自信力不足的原因简析
  (一)、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心事重重
   能够进入重点中学学习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心愿,也是广大家长的莫大愿望与荣耀。然而或许是“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故,还有许许多多的学生必须面对现实,跨入普通中学的大门,加之远离了父母,得到的生活、学习照顾等明显减少,于是良好的自我愿望开始动摇,再加上一场考试下来,别的同学成绩突飞猛进,而自己原地打转,甚至倒退,特别是对于原初中同学的,当时自己的成绩相较他人还好许多的情况,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因深层的愧疚感而导致的精神不堪重负
   对许许多多的甚至所有的家庭而言,考上大学或许是父母心中的唯一期待,开学时的谆谆教导,回家时的语重心长,加之回校后任课后教师班主任的目光洗礼,于是他们马不停蹄地一赶再赶,不曾有过一丝的松懈与怠慢:成绩进步了,得到的是更加“教导”的目光与期盼;一旦成绩下滑了,有的是严厉的目光“示意”甚至拳脚口头的“制裁”,再加之95%以上的同学来自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家长们那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理、行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愧对与不安,从此背上沉重的精神重担,卑从心起。
  (三)、因学校人际关系的更趋复杂与淡漠而寂寞
    跨入新的校园,人多了也杂了,环顾四周,是一张张新的不能更新的面孔,同学到校或这之前首先问的问题就是——我能合群吗?这里的老师同学会像初中一样待我吗?虽然这种担心、顾虑会随着学习、生活的节奏渐次淡化,但一次次的测试和成绩统计,一次次的灰心沉沦,一次次的告诫努力,“命运多舛难”,终使得他们埋头于书本之中,卷入于源源不断的练习、作业、考试、分析中不能自拔,于是这之间的关系淡了。据统计资料及日常观察结果,学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累计超过10个小时,交往少了,“木乃伊”多了,于是他们有话自己说,有事自己解决,上网聊天的多了,信件往来多了,多数人因各种原因不愿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人情淡了,一部分人沉缅于“三厅二室一吧”——沉沦了,于是自信的天空塌了,自信的太阳落了,自信力坍塌了。
  (四)因其他客观因素导致的自信失衡
   “家家校校生生都有本难念的经”。因为父母离异留下心灵创伤者有之;因家人患病、家庭经济拮据而郁郁寡欢者有之;因身体状况不佳导致学业紧张成绩下降者有之;因违纪受到过多批评者、因没能将老师的眼光“再”次吸引而自暴自弃者亦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凝聚班级自信的策略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由引可见班集体的这种功能所蕴涵着的巨大的教育效果。这样的一个班集体,必将很好地解决好学生自信力不足的严重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学校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作出努力。营造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学风的学习、生活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正确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人
   当你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接触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你靠什么办法去凝聚这个班集体的力量。特别是对于农村普通中学的教师,你如何看待你的学生以往。我想,单靠纪律——老师班主任的严厉是绝对不够的。我觉得更其重要的是造一种强班强师、和谐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那么,如何营造这样的一个良好班级舆论氛围呢?我认为,关于在于建设一支自我管理的队伍,在于班级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氛围。
   什么是班级文化?硬的来说,主要是校园环境、班级墙报、学习园地、教室布局、学生专栏等的建设;软的来说,主要是班级教育、学生言行、人际关系、衣着穿戴等等。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力量,这个工作应贯穿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各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班级寝室布置评比活动、我为班级布局规范献一计活动、举树创班级新风尚活动、校园文化角建设或是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包括任课教师情况等(吹点“牛”又何妨,而况事实)
  (二)、以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锻炼人
   班主任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在学生学会自觉自治时,班级才是一个良性发展的强有力的集体。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营造一个学生民主自治管理氛围,是必由之路。它必将促进学生个性与班级群体个性的相互影响,锻炼学生素质,实现班级良性风气之目的。
  营造和谐民主的管理氛围,要贯彻的还是一个“教师管理为主导,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的原则,如“文明行为达标竞赛”活动中,每天一次的学生评论,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班干部的选拔任用,采用了选举制与轮换制相结合的方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班级每学期两次以上的文娱表演,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在班级的“国际舞台”展示自我机会。以此等等,培养了一批批班级平等意识的学生,锻炼了他们、丰富了他们、创造了他们,并以此赢得了他们。
  (三)、以合作竞赛的学习氛围发展人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竞赛机制的引入则是社会发展的时代法则体现。作为教育素质之一的班集体建设必须培养的就应该是融合作与竞赛于一体的班级氛围。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教师只是作为其中的组织指导、学法指导、生活指导、管理指导甚至于旁听服务。学习提高,靠的是学生自我的管理、合作、互助、竞争。    在这种班级学习网络中,班主任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点性转移,其职责是以先学者身份参与学习、指导学习、评价学习,用心、用情、用知、用技;学生作为后学者,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同学间的互助、互质、互学、共同进步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练心技能、生成能力,并以发展个性内容。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也就成为很强的教育力量。”一个新组合成的班级集体,尤其必须建立在班级同学的集体智慧上,在这里,每一位同学都希望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业绩,包括学业上的、生活中的、班级参与管理内的令人艳羡的结果,正如林肯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赞扬”,几乎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自甘落后的,问题是当他们一旦消沉、一旦没落、一旦对自己、对班级失去了信力,变得毫无斗志,我们的班主任教师究竟能做些什么!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