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中介”了然物理

  2009-05-01 14:03:15  
积累“中介”了然物理  例如,笔者曾布置过这样一个题:你接到朋友的一封来信,信中说由于自己的直率,很多同学怕他、躲他,使他感到孤立和苦闷。他想从此变直率为沉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个“老好人儿”。要求以“直率没有错”为题写一封回信,表示安慰和支持,并帮助分析情由,使他坚持“直率”的好作风。  原以为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积累“中介”了然物理

  例如,笔者曾布置过这样一个题:你接到朋友的一封来信,信中说由于自己的直率,很多同学怕他、躲他,使他感到孤立和苦闷。他想从此变直率为沉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个“老好人儿”。要求以“直率没有错”为题写一封回信,表示安慰和支持,并帮助分析情由,使他坚持“直率”的好作风。
  原以为题目简单,学生有话说,文章错不了。但结果出乎意料,问题出在“分析情由”上。大多数学生在肯定直率没有错之后,便开始分析其“错”:语气不对、方式不好、场合失当等,结果还是“直率有错”,犯了抽象里肯定,具体里否定的毛病。其实,批评者被孤立很重要的一个情由来自被批评一方。然而,百余篇作文中只有五六篇涉及了这个问题。
  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语言技巧的问题,不是书信体裁的问题,也不是思维品质的问题;原因在于认识,在于学生缺乏关于批评问题的“知识经验”。
  而这个知识经验又是思维中所不可或缺的。什么是思维?从心理学角度说,思维就是一种概括和反映,“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着重号系笔者所加)有知识经验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档案出版社《教师手册》)张志公先生说:“善于写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头脑清楚,一是基本功练得好。”又说:“头脑清楚,要靠丰富的生活实践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有其它一些必要的锻炼。”(《学好语文不是一件小事》)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论到作文,就必须连带地论到原料的问题。思想构成的径路,情感凝聚的训练,都是要讨究的。”(《作文论·引言》)张先生说的“头脑清楚”和两个“丰富”,叶先生说的“原料”、“思想构成”和“情感凝聚”,就是所说的作为思维“中介”的“知识经验”。从上文的例子看,即使题目不复杂,只要学生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那么,他就不可能把道理说好。附会、偏颇、游离、失彼、失当之病难除。
  诚然,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知识经验相对贫乏的必然性,他们不可能事事都达到“头脑清楚”的程度,那么学生作文中的各种毛病便也带有客观必然性。然而,是不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对此毫无作为呢?不是。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在作文训练中利用给材料这一形式相对地帮助学生弥补这种贫乏。就是说,在进行谋篇、语用、思维诸种训练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思维“中介”物——“知识经验”的补充积累工作,而这一点正是过去我们所头疼,又为我们所忽略的方面。
  那么,怎么做好呢?还接着“直率没有错”的例子说。针对作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材料:一曰,八戒应邀到某酒家赴宴。一进门,见迎门整衣镜内映出了他长嘴大耳的相貌,便认定酒家有意当众出其丑,于是抡耙把镜子砸得粉碎。正在得意,猛低头,见无数的玻璃片中映出了无数个丑八戒。要求根据这个材料,结合上次《直率没有错》的作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这次作文就好得多了。大部分学生在略论镜子“直率没有错”后,重点分析被批评者“八戒”的错处,进一步论述了对待他人批评的正确态度。
  两个材料,两篇文章,分别侧重于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的方面,认识提高了,头脑清楚了,文章写好了。发文讲评时,笔者又补充了三个材料: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②《攘鸡》(《孟子》)。③“毛头鹰东徙”。两个寓言,一个名言。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进一步补充学生的知识经验。这样不仅使学生基本解决了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自己,怎样批评,怎样对待批评的问题,而且因各材料所包含的趣味性哲理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布置了第三个作文:古时,市上一人卖镜,其镜多模糊不清而明亮者十不一二。有个人看了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不把昏镜都磨成明镜,镜子模糊怎能卖得出去。卖镜人说,真正长得美的人十不一二,大多数人都有毛病。明镜毫无保留地反映人的毛病,所以卖得不好;昏镜影像模糊,给人平添一种朦胧美,所以很受欢迎。问者愕然。要求先就这个材料写一个小故事,反映现实生活中“明镜”、“昏镜”两种人物的不同命运,情调要积极;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观点要鲜明正确。这个题目把学生的视野由校内扩展到校外。由学生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让学生对社会生活做一次真实的反映,做一次真诚的干预。批评一种丑陋的心态,树立光明正气。
  这一套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说明,我们在完成作文训练诸传统任务的同时,完全可以做一些帮助学生补充和积累“知识经验”的工作。上述各题,笔者以前也给学生布置过,但散见于其它作文之中,甚至是不同的学期或学年中,有时还作为检测命题,然则这种补充和积累的作用,便很难发挥。学生作文对同一问题论述中存在的毛病,仍屡犯不改。
  通过两轮实践,笔者有三点体会:
  1.意为主,物理了然。意,即认识,即知识经验。通过成套题目的训练使学生对所论事物的道理,事物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了然于心,“头脑清楚”起来。诚为“炊”、“米”并举之道。
  2.文延展,材料连环。成套的题目,每题相关相衔,层层深入延展,诸小文实为一大篇。连环式的材料,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起着引导、纠正和补充的作用。实利构思谋篇之成。
  3.从教材思维训练体系上看,当学生面对第一个材料时,实际接受的是灵活性、敏捷性思维训练;当加上第二个材料的时候,学生接受的是广阔性、深刻性思维训练;两个材料两篇作文的参照,使偏颇的、失度的、游离的成分得到调整和纠正,从而达到一贯性、辩证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当学生面对第三个题目的时候,学生创造性地反映和干预生活的能力便得到了训练和展示。果有一举多得之妙。
  但要注意,这种方式不能代替其它三种方式,应与其它三种方式相互配合,穿插进行。否则,会使学生感到单调而失去兴趣。
  为了进一步探讨,下面再列举几套题目:
  1.尺短寸长
  ①鸟的评说(95年高考题)(不能嫉人之长)
  ②梅与雪、桥与虹(不能卑己之短)
  ③木桶的原理,长短木板对话(长短各尽其用)
  2.理想人才
  ①林则徐给女婿沈葆桢改诗(当立大志)
  ②陈蕃大丈夫安事一屋(从“小”做起)
  ③蚂蚁负重爬墙(志与行)
  ④毛遂自荐与战则请从(为了祖国)
  3.哲学观点
  〈1〉①小马过河(实践出真知)
  ②驮盐的驴子(经验主义害死人)
  ③“混沌”的遭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①楚人欲子齐语(外因不可忽视)
  ②南风与北风比能(内因起决定作用)
  ③出淤泥有不染者(内、外因)。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