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智,陶冶情操

  2009-05-01 13:59:02  
以美育智,陶冶情操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爱美就是人的天性,为了追求美,许多人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从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可以看到对美育的重视。美能陶冶人的性格,塑造和谐完善的个性,而这正是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必需的。学生的个性只有在美的情感作用下,才能得到发展,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以美育智,陶冶情操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爱美就是人的天性,为了追求美,许多人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从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可以看到对美育的重视。美能陶冶人的性格,塑造和谐完善的个性,而这正是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必需的。学生的个性只有在美的情感作用下,才能得到发展,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文字中承载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发挥语言的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的教育功能之一,文艺载道,美能育智,塑造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才。

一、引情入境、感知美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美的情感是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陶冶的。在教学中应通过引读创设情景,使学生入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实体,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应特别注意挖掘和捕捉美的实体,从而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耳濡目染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万千景象,感知美的无处不在。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语言,创设美感的环境,引导学生去领悟树海之美。文章第一节中“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一句,要求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激发自己的想象,用具体的形象去感知,体会由数不清的红松、白桦和栎树汇合而成绿色的海洋,使学生的眼前出现风吹林海碧波翻滚的壮丽画面。这时森林的博大和起伏与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这一句就能让读者体会小兴安岭的特点,然后,再通过春、夏、秋、冬四季小兴安岭不同的景色来具体感受林海的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了美的感知,为欣赏美和追求美提供了保证

二、理解语言、欣赏美

欣赏美能使人精神振奋。心理学研究表明:仅仅凭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所体会的美是肤浅的,并不深刻。只有通过欣赏才能产生相应的体验并得到深化,文章的语言与作者的情感关系很密切,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就是说特定的语言是表达特定的情感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环境的基础上去欣赏,通过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挖掘、比较理解词句的妙处。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重点是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描绘。在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是描写荷花的,第二句应该继续描写荷花,作者为什么描写荷叶挨挨挤挤,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文中“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中,“饱涨”换成“膨胀”行不行?让学生理解“饱胀”能表达花骨朵里有股劲儿似乎想尽快地展开自己的花瓣,表现一种生命的力量。同样,“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把“冒”换成“长、挺、开、钻”好不好,为什么?因为“冒”字形象地描绘了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使劲生长出来的样子。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词句。用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画面,仿佛身临荷池欣赏盈盈荷叶、烁烁荷花。只有经过语言的细细品味和琢磨,才能用心去欣赏荷花的亭亭玉立,情态有别,才能感受文章传递的思想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情感朗读、体验美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文章中的情感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是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读文章就要把文章的神读出来,以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产生共鸣,激起感情的波澜,体验文章的美,陶醉在美的境界之中。《荷花》一课是以荷花的清香为起点,以荷姿为线索,最后以美点题。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又以想象自己是一朵荷花及风吹来和风吹过的情景,表现作者从“物我两忘”移情为“物我同一”的境界,表达了“我”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整篇文章宛如一首歌,一幅画。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应着力创造美的氛围,尽量地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随着朗读从情感上深入荷池,体验满池荷花散发着缕缕清香,蜻蜓飞舞,游鱼嬉戏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果再加上配,更能让读者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发挥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创造的基石,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文艺,也就没有了审美。实践证明:想象领域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广度。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也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欣赏,而是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愿望,为美的对象所感动,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去创造美。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文章最后一节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你是怎样理解的时,同学们都能从课文的描述中找出小兴安岭的美,体会“花园”的特征。“巨大的宝库,”一词,有的同学说不完整,还引起了争论,这时,有同学说:“我们画一画美丽的小兴安岭吧!”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响应,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从融化的积雪到成长的树木,从树上的果实累累到倘徉在林间的猛兽。一幅幅形象逼真、色彩绚丽的图画跃然纸上,怎能说学生不理解巨大宝库的含义呢?正式学生的想象唤起了对美的创造。理解课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以创造的广阔空间,这种想象和创造应不求同而求异,不求结果而求过程。

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着美,而课本中的文章更是美的典范。由于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他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不同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审美视角和情趣,作为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审美和创造,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情感和心灵,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让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锻炼了品格,为学生的创造和再创造提供广阔的舞台。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