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有条有理
高中第三册第二单元作文同步指导
议论要有条有理
基础知识篇
【基础等级写作指导】
在议论时,对一个事物的分析,不是从现象到本质,而是从对事物的层层分析中引出论点。这种分析过程又不能乱,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要井井有条。这样的议论才有条有理,才会说服人。而要做到这一点,需在“这一个”上下功夫。
“这一个”即写出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是自己的,同时又必须是新颖独特的,能禁得起读者的反复咀嚼,禁得起读者的刁难,让读者读后心悦诚服,并以此为范文,模仿着去写,最后还会介绍给他人,让他人也跟着以此为范文,去模仿,去写作。
韩愈的《师说》一文在议论从师的必要性和应持的态度时是有条有理的:一是谁能无惑,有惑就要从师;二是年长有道,应以他为师;三是年少有道,也应以他为师。在这样的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主段巧用并列式结构,结论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翻开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卷,议论有条有理的作文肯定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并获得高分。2003年被媒体炒作得很厉害的满分作文《一只乌鸦的苦恼》,其成功之处是这位考生能层层深入的议论,揭示出人类对乌鸦存有偏见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为的毫无道理的感情亲疏,并揭示出这种悲剧还将继续发展下去。这位考生在说理时是借助一只乌鸦的苦恼来呈现的,用悲剧美的形式来表达富有深度的人性反思。考生巧用递进式结构,这样写来就有条有理,获得满分也在情理之中。
一篇好的议论文,或一段成功的议论,必须要有条有理。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结构上的有条有理;二是内容上的有条有理。这里说说结构上的因素。议论文常见的论证结构有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就是并列式论证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就是递进式结构。当然,具体到一篇文章,并列和递进这两种形式常常结合运用。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形式服务于内容。同一内容,可用不同形式表达,只要读者乐于接受即可。因此只要不影响内容的表达,可打破文体和语体的界限,大胆采用违反常规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内容。如批判“形式主义”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可用“起诉书”的形式,采用并列式结构,列举其种种“罪行”,且借此表明自己的态度。可见运用议论文结构的多样性,可写出美文来。
【名家精品】
伟大与渺小(有改动)
臧克家
我们有太多的伟人。写在历史上的被渲染过的,不必说他们了;和我们同时代,向我们显示伟大的,已经够数了。这些人,凭了个人的阴谋机诈、凭了阴险与残酷,只要抓住一个机会使自己向高处爬一级,他是决不放弃这个机会的,至于牺牲个人的天良与别人的利害甚至生命,他毫不顾惜。这些伟人的伟大,是用个人的人性去换来的,是踏在人民大众的骨骸上升高起来的。当他站得高、显得伟大的时候,一般有肉没有骨头,有驱壳没灵魂的人中狗,便成群的蜷伏在他脚下,仰起头来望望他,便“伟大呵,伟大呵”的乱叫一阵子,当别人靠近他的时候,它们便狺狺狂吠起来,在壮主子的声威之余,自己仿佛也有威可畏了。这些伟人与臣侯是相依为命,狼狈为奸的。主子为了获取权势的兔,是不能没有走狗的,在走狗的瞳孔里,主子的尊容也许并非那样庄严,然而在他们口里又是另一回事了。为了一块骨头,它们出卖了自己。
“王侯将相”的种子,已不能在新时代的气流中生长了,当大势已去,伟人不得不从半空里扔在实地上、民众前的时候,难怪希特勒自杀,而且自杀前还有疯狂的传说。被别人蒙在鼓里,或被自己的野心蒙在鼓里,一旦鼓被敲破了,四面楚歌,他这才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个人英雄也就是悲剧英雄。希特勒、墨索里尼已成过去了,他们的死法是多么有力的标语,佛朗哥,以及佛朗哥的弟兄们,读一读它吧!
和伟大相反,我喜欢渺小,我想提倡一种渺小主义。
我说的渺小是最本色的,最真的,最人性的,是恰恰反乎上面所说的那样的伟大的。一颗星星,它没有名字却有光,有温暖,一颗又一颗,整个夜空都为之灿烂了。谁也不掩盖谁,谁也不妨碍别人的存在,相反的,彼此互相辉映,每一个是集体中的一分子。
满腹经纶的学者,不要向人民夸示你们的渊博吧,在这一方面你不是能手,因你有福、有闲、有钱,你对于锄头拿得动、使得熟吗?在别人的本领之前,你显示自己的渺小吧。用你的精神的食粮去换五谷吧。
发号施令的政治家,你们也能操纵斧柄如同操纵政柄吗?
将军们,不要只记住自己的一个命令可以生杀多少人,也要想想农民手下的锄头,可以生多少禾苗,死多少野草呵。
当个人从大众中孤立起来,而以自己的所长傲别人所短,他自觉是高人一头;把自己看做群众里面的一个,以别人的所长比自己的所短时,便觉得自己是渺小。人类的集体是伟大,我常常想,不亲自站在群众的队伍里面是比不出自己高低的;我常常想,站在大洋的边岸上向远处放眼的时候,站在喜玛拉雅山脚下向上抬头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的渺小。
因此,我爱大海,也爱一条潺潺的溪流:我爱高山,也爱一个土丘;我爱林木的微响,也爱—缕炊烟;我爱孩子的眼睛,我爱无名的群众,我也爱将军虎帐夜谈兵─—如果他没有忘记他是个人。
我说的渺小是通到新英雄主义的一个起点。渺小是要把人列在一列平等的线上,渺小是自大、狂妄、野心、残害的消毒药,渺小是把人还原成人,是叫人看集体重于个人。当一个人为了群众,为了民族和国家,发挥了自己最大可能的力量,他便成为人民的英雄─一新的英雄,这种英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牺性了自己,他头顶的光圈,是从人格和鲜血中放射出来的。
人人都渺小,然而当把渺小扩大到极致的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新的英雄。
这世纪,是旧式的看上去伟大的伟人倒下去的世纪;这世纪,是渺小的人民觉醒的世纪;这世纪,是新英雄产生的世纪。
我如此说,如此相信。
〔1945年〕
【妙点指津】
本文阐述的道理与作者写的诗《有的人》的主题是一致的。文章在总体结构上采用的是并列式。在论述所谓的“伟大”时,采用的是递进式:先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的种种表现,进而阐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些“伟人”将会成为过去。在论述“渺小”时,采用的是递进式:先说什么是“渺小”,再举例论证什么是“以别人的所长比自己的所短时,便觉得自己是渺小”,进而阐述了“渺小是通到新英雄主义的一个起点”、“渺小的人民能成为新的英雄”的道理。这样写来议论就有条有理,令人信服。
【精彩片断展示】
忘记了是商鞅还是范睢说秦王,曾先说尧舜之道,再说汤武之道,两者都说不进去,才改说桓文之道。如今的老爷们可不这么麻烦,先窥探一下上司的口气,完全不谈那隔得较远的两策,只献出和上司意见相近的一策,使上司以为你只有一策,这一策又和自己的如此地“英雄所见”,而大加激赏。西装,中山装,都口袋多,很便于策士;记好:上策放在左边上面口袋里,中策放在右边下面口袋里,下策常常是被采纳的,尤其要记清楚,里面左边的口袋!这样才不会临时手忙脚乱,弄得牛头不对马嘴。西装,中山装的样式,都是来路货,莫非外国的老爷们也这样办;发明这种衣服式样的莫非就是策士自己?
有策而又献得上,当然是一些优秀而又幸运的人物。但官场中,大多数却是根本无策或有而献不上去的。平凡的老爷们用什么在官场里混,而且混得很不错,不幸的老爷们又怎样变得幸运了的呢?庄子曰:“盗亦有道。”准此以推,当然官亦有法。孔子曰“事君敬礼,民以为谄也!”说穿了简单得很,就是那个“谄”字,今语谓之拍马屁!有策的人用三策拍马屁,无策的人就少不了设法打洞,用别种方法拍马屁。
拍马屁决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空口说白话地喊几声“万岁”或“伟大的主上” 就算得了数的;除了聪明才智会窥探“上头”的意向,还非要有具体表现不可,而那表现有时简直非常血腥,和你的骨肉相连,肢体相连,人性人格相连。不能栖牲这些,就不算真正拍了马屁,也就未必能真正得到“知遇”!历史上有会拍马屁的人,都是些毅然决然的大勇者:易牙蒸儿子给主子吃,乐羊子自己吃儿子的肉羹,吴起杀妻,吕不韦用妻妾施美人计,竖刁阉割自己,弥子瑕、董贤化男为女,以妾妇之道事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有一位苟观察,听说制台大人的宠妾去世了,他却正有一个绝色寡媳。两老夫妇就跪在地下劝她改嫁给制台作如夫人;寡媳不肯。乃暗中让她吃进一些春药,使她心痒难搔,不得不答应。人同此心,心向此理,这些英雄豪杰,岂不知父子之恩,夫妇之爱,人性人格之可尊又可贵?无奈要顾全这些,就没有人给官做,纵有也做不久,做不大,在官言官,也就不得不如此了!
(选自《聂绀弩杂文集•论拍马》,三联书店1981年版)
【佳作长廊】
【题目一】
围绕“外国动漫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同步佳作一】
外国动漫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安徽歙县二中高二(4)班 吴语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外国动漫文化”就是一种精神财富。而精神的财富就是有利于群众精神发展的东西。所以“外国动漫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首先,现在我国的中小学生大多娇生惯养,缺少冒险精神,没有主见。外国动漫的冒险类的主人公一旦成了孩子们的偶像,他们的精神也就深入孩子们的心,这样孩子们面对困难也不会萎缩。
其次,在现在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境况下,孩子们都严重缺少想象力。把一些想象类的外国动画片放给孩子们,不是很有意思吗?有人认为外国那些想象力的东西都是“胡说八道”。那《海底两万里》中的深水怪物——潜水艇,在当时亦是被认为是疯子的想法。可后人不一样根据这个设想造出潜水艇了吗?外国动漫的想象力的确有些离谱,但孩子们可以根据这些联想出别的东西。
再者,外国动漫的一种独特的英雄主义情结,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与自信心(蜘蛛侠,超人等);而且在我们这个曾经是封建帝国的国家内,各种文艺作品的内容至今还有一定的封建残余,而外国动漫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制作风格能使孩子们有更高的艺术品位。
在其次,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业余的生活中又没什么有意思的事可做,自然这些搞笑的动画就受到了亲睐。那会不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业呢?自然是不会的,因为外国的动漫毕竟有限,想多看也看不成,自然就限制了学生们的时间。
可见,“外国动漫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短评
本文在阐述“外国动漫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这一论点时,恰当使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文章在注重内部的逻辑关系外,还运用“首先”、“其次”等语言标志来显示内部的关系,做到条理清晰、上下勾连,给人一目了然。
【同步佳作二】
外国动漫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安徽歙县二中高二(7)班 洪莎莎
外国动漫文化是外国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我们在欣赏、热衷的同时便不自觉地吸收了很多的外国文化。而中小学生大多未成年,智力上、心理上还没有发育完全,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力不够强,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重要的形成阶段,学习负担比较繁重,传承民族文明的宏伟工程需要在这里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外国动漫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呈下降趋势,教育前景不容乐观。而知彼是需要一个厚实的文化积累打底的,唯有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融会贯通、各方面的技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树立了比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有效地去“知彼”。
须知年纪尚小的中小学生,迫切地需要我国传统文化做底色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生命之图来,这是哪一国动漫都无法代替的!他们唯有在这个关键时期掌握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成为华夏文明的优秀的传承者,使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才能用一双冷静的慧眼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才能真正成为全球化的时代中,一匹后劲十足的千里马!
外国动漫文化里确实不乏精品,然而要牺牲我们这一关键时期的时间和精力去茫茫大海中“捕捞”这些精品,付出欠缺自己的传统文化积累的代价,实在得不偿失。
况且外国动漫文化也是鱼龙混杂:很多漫画中的搞笑镜头虽然让人忍俊不禁,但确实没有大的意义,习惯了这些画面的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一些成人漫画虽然不乏可爱之处,却在大多数时候给孩子们以误导,无怪乎许多家长对《蜡笔小新》深恶痛绝。有一些垃圾产品还是通过盗版途径进入中国市场,看准了我们中小学生自制力差、好奇心强、经济不独立等特点,以不正当的手段吸引读者,使得女孩子常常会沉迷幻想出来的美丽中不可自拔,男孩子则更喜欢暴力甚至是色情,有的还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学海无涯,很多的东西我们都需要去尝试,但是年龄段的不同也就意味着侧重点的不同。不论那些在电台里、在酒吧里大骂中国“劣等民族”的日本人是不是由中国人扮演的,我们的教训已经太深刻,我们的使命也已经清晰地呈现。
综上所述,我认为,外国动漫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弊大于利。
短评
本文的论证部分采用的是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小作者先从中学生的智力上、心理上入手,强调传承民族文明的宏伟工程需要在中学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递进一层,以主要篇幅论述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好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优秀的传承者。这是这个年龄段的侧重点。这样写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同步佳作三】
外国动漫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安徽歙县二中高二(7)班 何苗苗
作为外国动漫的爱好者,今天我们绝不是要打倒外国的动漫文化,而是要让大家明白何者更重!
我们年龄的特殊决定了我们在心理和思想上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我们正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所接受的文化会直接导致我们最终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中小学生的学习应该立足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脚下的沃土,才能伸展于广阔的天地间 !
我们传统的文化宝库中,其博大精深岂是穷其一生得以窥尽的!现在的大多数中小学生就是因为对外国动漫文化太有兴趣、太肯化时间,结果导致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以至没兴趣。
不客气地说,今天很多的中小学生所知道的数码宝贝的种类、功能恐怕比他们知道的唐诗宋词要多得多。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淡,大量的图片也使学生们对文字的注意力和爱好程度不同程度地下降。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呈下降趋势,教育前景不容乐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要“先知己,后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到这一点,将士们在把兵法熟练运用的之前要经过多少个岁月的磨练才能掌握自己国家的最切实的情况,掌握“知彼”的方法、技能,然后才能在战场上“知彼”呀 !“知己”是“知彼”的基础,唯有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了一定的融会贯通、各方面的技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树立了比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有效地去“知彼”。
我们说的弊大于利,绝不是说没有精品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