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表意功能例说
标点符号的表意功能例说
安徽 鲍亚民
传神传情,形象生动
有些标点可以帮助文字表现人物的各种神态、语气、动作等,使所描写的人物或事物形象生动,读者可以获得具体的形象的感受。这常表现在省略号的运用上,也常表现在几种标点综合运用上,而且效果更好。例如: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捂着,
“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丁,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鲁迅《祝福》)
例句的破折号、省略号、问号、叹号等等,交错使用,配合文字把“我”在祥林嫂追问下惊疑矛盾,说话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的神态,后语否定前言的窘态,勾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更好地刻画了“我”既同情又无奈何的情状。如没有这些标点, 则很难有这种形象性。
有时感情复杂难以说清,或不说清楚表意效果更好,就有意用省略号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尽情发挥想象,细细品味其间的情感。这也是省略号的“留白”修辞功能。例如:
(1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