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观察四重奏

  2009-05-01 13:44:26  
指导学生观察四重奏[作者] 杨益民[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指导学生观察四重奏

[作者]  杨益民

[内容]

 

    (山西临汾一中  杨益民)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据视觉心理学的研究,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有90%以上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的。而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由此可见,观察对于写作有着多么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呢?

            一、明确认识

    观察对于写作及整个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方法。但是,如何使学生也认识到这一点,却又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作为专题讲解并反复强调。

    在讲解中要引经据典,以开启学生心扉,提高认识。例如达尔文的话:“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中人之上。”鲁迅也说:“如要写作,第一须观察。”这些论述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观察的重要性,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

    一般来讲,观察对于写记叙文、说明文的作用,学生了解的比较清楚。而对议论文的作用就不然了。因而,要向学生强调指出,写议论文自然离不开学习理论知识,但观察仍是基础。因为只有深入生活,掌握丰富的写作材料,才有可能提炼出有针对性的论点和有说服力的论据。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深入农村一个多月;恩格斯为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花21个月时间深入工人之中,并将此书副标题命为“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这些都是典型实例。中学语文教材也不乏其例。《说小》《当说必说》《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错字小议》等,许多议论文,可以说都是深入观察的结晶。

            二、把握要领

    学生认识到了观察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激起观察的热情和兴趣。而此时,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观察的要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领如下:

    1.观察必须与思考共存。观察不是一般地看一看,而是要有目的地科学地看。既要仔细看又要用心想。没有思考的观察是盲目的、缺少灵魂的。可以说,思考是观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部分。茅盾由白杨而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杨朔由茶花而看到新中国,这些都是很好的说明。

    2.观察要抓事物的特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任何一种事物都具有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大千世界品类繁多,虽各有所属,却不尽相同。观察就是要抓住这些不同。比如同样是雨,春雨、秋雨、夏雨形态各异,大雨、小雨、雷雨情状不同。同样是人,男女老幼各有特色,三教九流互不雷同。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俯拾即是。同是女人,豆腐西施、祥林嫂、黄淑英等等从外到内差异都是极大的。因而,观察时就必须把握观察对象内、外、动、静、远、近、高、低等各种情态,从而写出客观、具体、逼真、形象的事物。

    3.观察要有独到的发现。观察最可贵的是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掘出新鲜的东西来。如果观察只停留在回忆、验证前人的看法上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将这样的内容写进文章也只能是拾人牙慧、难出窠臼。因而,独到的发现是观察的最大任务。“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苏轼登庐山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都有独到的发现,故而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能够流传千秋。19世纪英国画家透纳第一次将伦敦的雾画成红的,引起了人们的惊讶。人们是用习惯的眼光看雾的颜色的。而透纳却跳出习惯的套子,敏锐地发现因为曼彻斯特林立的烟囱喷出大量有火星的煤烟与其相映照的缘故,使伦敦的雾不是一般的灰色,而是独特的红色,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伦敦雾的传统看法。这就是发现的意义。

    因而,应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去发现。

            三、授之以渔

    正确的方法会使学生观察的行为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容易把握,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也更加有效。

    1.无意观察与有意观察。

    所谓无意观察是指没有明确目的只从兴趣出发随时随地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它也叫随意观察。这是积累知识和素材的重要方法。清人魏禧对这种方法的作用进行了很好的概括:“比之富人之积材,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预贮,初不必用之,面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石同功。”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让其“留心各样的事情”。

    有意观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地选择某一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因而在观察时必须专心耐心。《我的父亲》《我最尊敬的老师》《我的同桌》《记一个热情的售货员》《校园晨曲》《我们的教学楼》之类的命题,都需要进行有意观察,否则便难成佳作。

    2.整体观察与细节观察。

    整体观察即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逐个进行观察,从而全面了解观察对象。它包括:过程观察,即对事物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前因后果进行观察。例如《景泰蓝的制作》《蝉》就是如此。联系观察,即观察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例如1990年全国高考题,要求以圆的想象物为描写重点,同时又要有陪衬物,完成此文就必须注意其相互联系。

    细节观察就是对事物某一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以求对事物透彻的了解。因而必须选取那些能代表整体、揭示本质的典型细节进行观察。例如祥林嫂的眼睛,《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葛朗台临死时抓镀金十字架的动作等等,都是范例,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揣摩。并可布置《老师的眼睛》《妈妈的微笑》《好动的他》之类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明白“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道理。

    3.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