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辩——古诗注释献疑

  2009-05-01 13:43:21  
“猿啼”辩——古诗注释献疑[作者] 李春堂[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猿啼”辩——古诗注释献疑

[作者]  李春堂

[内容]

 

关于《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注释,人们普遍采用“两岸猿的叫声不断(或不止)”给以注释,小学语文七册参考书亦然。我以为此种提法于情不符,于理不合,当译作“两岸那一声猿鸣还未停止”为宜。

理由一:注释古诗文,须以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前提,通篇考虑,顾及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做出尽可能详实的、近情合理的注释。

李白因鳞事被捕,流放夜郎,经常爽朗大笑的诗人,此间不得不发出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乾元二年,遇赦得还,诗人从白帝城出发,乘舟沿江东下,回到江陵,当时其得意愉悦的心情可想而知。诗人正是在这样情况下写出了《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本诗大意是写自白帝到江陵舟行的迅速”(《唐诗三百首析》),白帝城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之遥,诗人乘舟沿江顺流东下,只一天时间得还,可想水疾舟轻之极,诗人当时心舒情畅之意溢于笔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文中的“猿声啼不妆,意在强调猿啼时间之短,进而突出水流之速,轻舟之快,并非着意猿鸣之喧嚣:“两岸那一声猿啼还未停止,轻舟已经驶过了万重山。”

理由二:诗人具有过人的驾驭语言的功力,特别注意在炼词炼字上下功夫,善于巧使普通词语,让“朴字出色”,令“平字见奇”,收到一滴水映出大海灿澜之艺术效果。仅从“轻”字上辨析水疾舟快是远远不够的。试想,若无前句的“猿声啼不妆,何来下文的“已过万重山”!将“啼不妆释为“叫声不断”,那么下文的“已”字又缘何而出呢?试比较两种释译:

a.两岸猿鸣不止,轻舟已经驶过万重山。

b.两岸那猿的一声鸣叫还未停下来,乘坐的小舟已经驶过了万重山。

显而易见,a中的上文“猿鸣叫不止”与下文的“已经”一词从情理、从语感讲,都没有必然联系,大有“文之疣赘”之感,正如郭沫若所说的:“因为不合逻辑就不通,不合文法也就不通。”而b中的“已经”是因“一声猿啼未止”而出。一声猿啼自始至终要延续多长时间,我也说不清,但毕竟是有限的极短时间。轻舟驶过万重山的路程有多远,当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者以一声猿啼时间之短,映衬出轻舟驶过万重山路程之遥,极写江水流速之疾,舟轻而迅,句间用“已”连接,顺理而自然。无论从写作背景方面考虑,还是从作者写作意图着想,甚或从句法文理分析,只能将“两岸猿声啼不妆释为“两岸那一声猿啼还没停止”,方显恰到好处。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