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

  2009-05-01 13:42:18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作者] 何云峰[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

[作者]  何云峰

[内容]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难以达到写作能力的要求,因此修订大纲提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记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此,在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教科所“中学各科立体化教学”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从1994年开始了以课外阅读摘记和练笔为载体的作文教学改革试验,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的做法是: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生活是人生的一本大教科书,其内容有无比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可是有的学生总是埋怨学校生活的贫乏单调,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作文难,怎么办?宋代的谢枋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初入细,由俗入雅,由豪荡而纯粹。”这样就能“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不见文之雅,心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矣。”据此,我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学生,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向生活和报刊时文要文章,向多记快写要能力,放手摘,放心学,放胆想,自由练笔。为此,我开放了“六大自由”:一是摘记和练笔自由,二是摘抄内容和命题自由,三是体裁自由,四是选材自由,五是摘法写法自由,六是篇幅长短自由。这“六大自由”的开放,就像为学生开启了紧闭多年的大门,一个崭新的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阅读欣赏课上,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空前的激发,许多同学明确了自己阅读意识的指向,并分类展开了课外阅读摘记和练笔工作。大多数同学较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摘记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涉猎性阅读摘记,其特点是在阅读数量上“多多益善”,不分中外古今;在阅读质量上“不求甚解”;方法可“一目十行”;然后记下“总体感悟”和捕捉到的有用信息,俗语“看报看题,读书读皮”之说,就是这种阅读摘记的形象表述。第二类是积累性阅读摘记,对于一些经典性著作、工具书和资料性期刊等,阅读时及时做好摘记,对充实知识仓库是大有益的,我国古人极其看重“积学以储室。”第三类是借鉴性阅读摘记,事实上,创作得力阅读的例子并不鲜见,侯方域的《马伶传》有明显师承司马迁的《史记》印迹,林语堂直言不讳地承认他的《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的借鉴——自然非机械地承袭,而是活化出新,因此,借鉴性阅读摘记,更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投注了空前的热情,受益颇丰。

            二、坚持定向引导——调控

    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课外阅读摘记和练笔的兴趣盎然,许多学生在知识的大海中尽情地寻宝探幽,如痴如醉,此时,我又因势利导,及时对课外摘记和练笔进行定向引导和科学调控。

    首先,我根据课题组的总体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了学期的“训练目标树”,发给学生,使学生读有方向,摘有重点,练有目标。接着我又仿照统考计分形式,引进“三制”(积分制、达标制、验收制)考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摘记和练笔的欲望。所谓“积分制”,即每天以10分制记分,学生每摘(写)一篇得一个积分,多摘多得分。“达标制”是指开学初由学生讨论出全班的达标指数,每个学生以此为据制定达标指数。“验收制”是指中心学习小组的普查和学生间的自评和互评,结合每周定题定时定要求完成的小作评选,时时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此基础上,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课外阅读的两方面能力,以更好做好摘记和练笔工作。

    一是培养学生对生活和报刊时文的悟性,提高意会和接受生活暗示的能力。我让学生在摘记本中开设了“七日断想”、“我手写我心”等栏目,要求他们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生活的哲理,从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纷繁的社会生活。前者是对事物内核的提取和抽象,后者是合乎逻辑的类推和引申。我还要求学生在摘记中开辟“一名话评点”,让学生对所摘抄的佳句进行评价,这为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内省力。随着学生认识领域和阅读领域的扩大,他们的感觉愈益灵敏丰富,摘记本成了他观照自我和社会的万花筒。那些性格内向思想深沉的学生往往能捕捉到精彩时文,能用细腻的笔触抒写其心之所感,对写作有如鱼水之乐;有些学生则相反,摘记内容空洞苍白,其实,倒不是他们在阅读中缺乏感知和体验,而是注意力的内心指向性较差,所以,平时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自我内省力的培养。我要求学生一是带着感情和想象去阅读,二是用陌生和审视的眼光去观照周围的事事人人,三是经常换位思考。我还告诉学生:深刻的思想,真正的感动常常不是来自自觉,多数是在无意间出现,问题就在于要及时准确地捕捉感觉世界的不速之客,无论观察生活还是阅读报刊文章都应如此。

            三、抓住讲评环节——提高

    学生在摘记和练笔中固然有许多独特的发现和新鲜的感受,但也常常表现出认识的肤浅和热情的低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经常抓住讲评环节,并首先注意从理性的高度提高学生对生活自身的认识。在讲评过程中,我一是注意引导学生深究生活现象,洞悉事物内蕴。在讲《药》时,曾有同学摘记练笔中写到现在街头围观情况,表示对这一现象不满。我引导他们区别两类看客的心态的不同,让他们从心理、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经讨论,他们提高了认识,认为这种现象与人们的从众心理、文化素养差和缺乏时间观念、生活节奏慢有关,学生由此而懂得了应该努力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引出深刻的道理来。

    二是在讲评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某些现象,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前一段时间,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琼瑶、岑凯伦、席慕蓉热,学生的摘记中有关她们的介绍和读后文章多起来,有些同学青春的心由此而躁动不安。这些在摘记和练笔时有表露,他们对此也惊恐,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这是常见的青少年“情绪病”。我认为,仅仅是一般劝慰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充当他们的心理医生,除矫正了课外摘记和练笔的航盘外,我和他们认真分析了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建议他们培养某种爱好,转换阅读兴趣,开拓生活领域,几周后,这种“情绪流”从学生摘记和练笔中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一些春风扑面,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报刊美文以及他们十八岁真情的自然流露。

    在疏导性的讲评中,我一直坚持了三条原则:一是坚持讲评的经常性,我每天按学号抽查学生的摘记练笔本,学生课外摘记和练笔中有许多意料不到的突破和局限,这就为教师提供了许多闪光的材料,因此,我利用“边角时间”坚持每天一评。二是坚持讲评的指导性,讲评时,我从不就事论事,而是结合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实际,经常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三是讲评不离整体性,强调课外摘记和练笔的整体计划,做到一讲一得。

    综上所述,“激趣——调控——提高”三者之间是同属于一个系统中的三个动态过程,形象地说,就像渔夫捕鱼时的三个关键性动作;撒网——收网——提网。撒网要宽广,收网要灵活,提网要举纲,故归为“激趣——调控——提高”,从实验情况来看,效果是好的,在我所进行的阶段实验中,所教班的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中,作文成绩都较高,有6篇学生佳作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