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朗读训练中的语感培养

  2009-05-01 13:31:40  
小议朗读训练中的语感培养[作者] 任华宪[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小议朗读训练中的语感培养

[作者]  任华宪

[内容]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在阅读文章时能从内心直接感悟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培养语感的方法固然很多,而朗读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古人非常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对“朗读”作用的形象说明。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的朗读,仍具有重要的作用。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对优美的文章反复进行朗读,会增加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觉上感到不适而发现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应有明确的要求,并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第一,在教学中必须使用普通话。

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自觉运用普通话来进行教学。因为标准的普通话易于表情达意,而方言则不然,甚至会令人感到别扭。同时,使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作品的“文气”。

何谓“文气”呢?著名学者唐同志曾说过:一个句子的构成,或长或短,或张或弛,彼此并不是一律的。因此,读起来的时候,我们从这些句子所得到的感觉,以及读出来的声音,也就有高低、有强弱、有缓急,抑扬顿挫,这就是所谓“文气”了。(唐《文章修养》)文气是由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体现的,当然也就决定着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比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情感基调是悲愤和沉痛。开头,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在朗读时就宜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又如作者在写到当局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短句。在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第三,应仔细品味关键词语,感受关键词语在语言中的表意效果。

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用得好,这是作者对“到”、“过”、“吹”等字进行比较后才选定的。原来的几个动词缺乏形象感,而“绿”字色彩鲜明,生动刻画出了江南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朗读时就应该仔细品味“绿”字的表意效果。

第四,在朗读中体会通过停顿来表情达意。

停顿是朗读中的间歇。停顿的位置不同,表意的效果也不同。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这样几句话:“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对其中的停顿,就需认真揣摩。若在“很怪他”后面停顿,那是表达作者对他只写了“寥寥的几行”的埋怨和责怪,而这句话的本意是对他只写了“寥寥的几行”的疑惑和不解。因此,正确的停顿位置应在“很怪”之后。还有,这段话的最后一句“现在我懂得了”,是作者那强烈的愤怒和极度的悲痛,经过层层积淀至此达到饱和程度的体现。所以,读到此处,可以充分运用停顿来表达这种感情,应在“现在”之后作一个较长的停顿,让学生在这里充分体味作者内心蕴积的情感。再在“我”字后面停顿一下,从而表现作者欲说无言、欲罢不能的心情。

最后,在朗读中还要注意体会重音的表意效果。

总之,通过朗读训练,并加以具体的指导,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