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思路教学

  2009-05-01 13:30:11  
如何强化思路教学[作者] 李秀珊 袁国超[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如何强化思路教学

[作者]  李秀珊 袁国超

[内容]

 

“理解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认真学习叶老的这些精辟论述,我们深深体会到,重视引导学生摸清作者的思路,强化思路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应当如何强化思路教学呢?这里,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从课文题目入手很多课文的题目都或明或暗地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题目可称之为“路标”,沿“路标”寻思路,“捷”径自然通幽。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课文题目中抓住文章的线索。比如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板书课文题目后,可问学生: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讲讲题目中“舍身”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的意思。然后就题目进一步设疑启思: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这样,学生不仅知道题目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从解题中了解了课文的脉络,找到了学习课文的路子。

二、从课文材料的安排特点入手有的课文按空间位置的变化安排材料,有的课文按总分关系安排材料,有的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课文材料的结构特点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抓住课文材料结构特点,阅读课文就有了“抓手”,就能较顺利地理清课文的层次和思路,确定课文重点。如,按空间位置变化安排材料的课文,可从场面的转换之处入手探寻思路。如教《颐和园》,要提醒学生注意下列显示场面转换的语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从这个游览顺序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是: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这就理清了课文的层次和内容。

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课文,可先让学生找出中心事件,再思考开头、结尾与中心事件的关系。如教《飞夺泸定桥》,应从找课文中写飞夺泸定桥这件事的起讫处入手,找到中心事件后,再启发学生想想:文章开头交待了什么?结尾交待了什么?从与中心事件的联系上,学生不难明白:开头交待原因,结尾交待结果,课文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的。那么,中心事件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写的呢?师生再共同研究重点段,理出中心事件的层次和思路:接受任务→急速行军→抛敌于后→浴血夺桥。

三、从作者认识的变化之处入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文章里必然常常体现出作者在观察事物过程中认识的变化和发展。如《挑山工》,开头写作者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常常跑到游人的前头去,于是心中产生了疑问。接着,作者写在登山途中与一位挑山工的三次相遇和对话,解开了心中的不解之谜。最后,作者写从挑山工登山这件事中得到启发,明白一个人生哲理。学生如果抓住了生疑→释疑→明理这条线索,理解了作者认识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思维途径,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显现出来的。

四、从作者情感的发展之处入手一些抒情性较强的课文,往往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情感变化的轨迹就是课文的思路。教这类课文,就应从探寻作者情感发展的轨迹入手。如教《别了,我爱的中国》,首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依依惜别、决心为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思想感情。其次,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追踪作者爱国情感的发展过程:船离岸(惜别柔情);船前驶(爱国深情);船远去(奋斗豪情)。这条情感线索是通向作者心灵的渠道,把握了它,就能感受到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认真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思路,并把抓课文思路与语言文字训练、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