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自然课堂教学改革

  2009-05-01 13:17:02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自然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后小学自然课将改为科学课,由于黑龙江省将在2005年正式推行科学课教材,这就存在着小学自然教师如何用新理念来使用旧教材的问题。  我省现行的自然教材是在“知识本位”和“教师本位”等传统观念下编写的,教材中存在偏重知识点,偏重按教师教学意图设计教学等缺点,并且自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自然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后小学自然课将改为科学课,由于黑龙江省将在2005年正式推行科学课教材,这就存在着小学自然教师如何用新理念来使用旧教材的问题。
  我省现行的自然教材是在“知识本位”和“教师本位”等传统观念下编写的,教材中存在偏重知识点,偏重按教师教学意图设计教学等缺点,并且自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完全照搬现行教材进行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保证,难于完成由“自然课”向以探究为中心、以科学方法为主
    一、把“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
  开放课堂教学,就要以儿童为中心,尽量要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特点出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与成人不同,儿童生来就好奇、好动,有求知欲望,只要有适当的环境,有丰富的材料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去摆弄、去探究;只要有收获,他们就会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已不再是活动的决策者、指挥者,也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设计者。
  如《昆虫》《益虫和害虫》两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里运用标本、图片或是模型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根据课堂的开放性特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开放了课堂的空间与教学内容,把两课合并在一起,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让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带动下,先到操场上捉虫子,把自己小组捉到的虫子都放到昆虫盒中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哪些虫子是昆虫?把昆虫从中挑出来,各小组之间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的理论依据、观察结果,探究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让各小组成员给昆虫分类,再次进行汇报交流。
  二、把“齐步走”的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
  在我省现在正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实验课都是限定实验,教材中的实验一、实验二等已经为学生规定好了,学生只需在教师的指挥下“一二一”齐步走。我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并有所突破,变“齐步走”为自行探究,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体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进行的,如某些课侧重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制定计划和收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例如:教材第六册《花》一课,我改变了教材中只限定观察花的构造的实验,而是先把学生带出教室,去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鲜花,并且将一些鲜花带回教室。其次让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打算怎样研究花?研究花的哪些方面?小组同学根据计划进行分工,收集信息与资料,制定观察步骤,然后进行探究观察活动,各组观察、分析、整理,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三、把限定实验材料改变为“多样性”的实验材料
  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都限定了学生的实验材料,这样也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可以改变分组实验中各组材料相同的老做法,给每组提供多样的有结构材料,进行设计实验。如:把玻璃杯罩上保鲜膜,密封后放进冰箱;把瘪了的易拉罐放入热水中等。这样处理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还可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求异性”教学内容
  “求异性”教学内容就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选取新奇、独特的角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力求其答案不是惟一的,是一种多元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追求结果的丰富性,努力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毛细现象》一课,教师为各小组提供了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创设了思维的空间,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各具特色。组1:把手纸、毛巾、海绵、吸管、毛笔等材料依次放入水中,分别测出同一时间内不同物体吸水所需的时间;组2:把砖块、木块、土壤、吸管等材料同时放入相同高度的水中,10分钟后看水在物体上的高度;组3:把四种规格的吸管,同时放入水中,在相同时间内用格尺量出水的升高数据等。各小组的设计方案不同,探究的过程就会不同,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也就不同,从而思维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活动的领域。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教师改革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在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以师生双方都能拓展求异思维为出发点,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既给学生,也给了教师一个探索的机会。
    五、使课堂的评价多元化,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由于它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具有反馈、调控、改进等功能,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喜欢评价自己的优点,很少评价自己的缺点,口气都是“我们组的方案如何如何好”等,听不进别人的方案。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地引导,首先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方案,并且给会倾听的小组适当的奖励,比如一朵红花。接下来让学生在各小组的方案中找出认为最科学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是别人想到而你没有想到的,你最佩服哪个组的方案等等。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将逐步学会评价别人与自己。在评价过程中就会对所探究的知识形成一个反思的再认识过程。
  逐步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做评判。也可以让生活实践来评判,比如《毛细现象》一课中,让学生设计假期给花浇水的方案,并且评价其科学性。个别学生的设计非常精细,材料也很讲究,评价时引起了大家的争议:这种设计费时、费力、费钱,是否值得大家研究,有没有经济价值,对于即将外出旅游的人来说是否更喜欢用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等等。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做生活调查,让生活实践来评判。
  现在的自然课究竟该怎样教,方法固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大胆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尝试改变旧教材,还可以根据需要自编教材,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探究的实践养成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对待生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