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并非“代指庭院”

  2009-05-01 13:21:19  
“茅檐”并非“代指庭院”[作者] 湖北荆州八岭山镇新场中学 王运林[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茅檐”并非“代指庭院”

[作者]  湖北荆州八岭山镇新场中学 王运林

[内容]

 

初中语文第四册有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怎样理解“茅檐长扫静无苔”的意思呢?关键在“茅檐”二字。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说明:“‘茅檐’代指庭院”。后面所附《〈书湖阴先生壁〉赏析》一文也说:“‘茅檐’代指庭院。”并分析道:“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该文引自《宋诗鉴赏辞典》。

上面的说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既然“‘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青苔贴地,花木掩映,又有何妨?打扫青苔大可不必。从一般院式草堂建筑的布局来看,院子四面围着房屋。正面进去的第一间俗称“厅屋”,它靠院子的一面有檐无墙,向外的正面墙叫檐墙。诗人所书之“壁”就是这檐墙对外的一面,“闼”在墙的正中。院子俗称“天庭”,低于屋地平面一尺上下,周长略大于上方“口”字形屋檐。院子的作用主要是排水和采光。为了防止檐上滴水的冲刷,院子通常用窑砖或石块铺成。因此,院内“花木成畦”是不实际的。

从“书湖阴先生壁”可知:作者未见到主人,才在壁上题诗留言;由诗中“排闼”一词可知:大门一直是关着的。作者在“厅屋”檐墙外,隔着墙或门怎么能看见庭院呢?而“茅檐”是屋顶伸出墙外的部分,从观察的角度可以断定,作者看到的是“茅檐”而不是庭院。说“‘茅檐’代指庭院”不免牵强附会。“茅檐长扫”,怕是不成吧?正是这种疑惑,才有“‘茅檐’代指庭院”的说法,并且一直被人们所接受。随着居住条件的进步,扫“茅檐”越来越鲜为人知;可实际上,“茅檐”是要扫的,不但下面常有蛛网灰尘要扫,而且上面更要“长扫”。只要是久住过茅屋的人都一清二楚:屋面上的草不断腐朽,留下的残渣不及时扫除,下雨就会渍水;“茅檐”段面,过水量大,湿草厚,常有青苔;特别是旧屋茅檐,只有“长扫”才能延长使用寿命。由此可见,“茅檐长扫”正是主人精明勤快的表现。

主人为何闭门呢?诗人去见朋友,何不“排闼”而入?或许主人闭门是怕干扰,在庭院中忙着什么。作为邻居的诗人爱屋及乌,回首又见“花木成畦”,“一水护田”,于是欣然题诗于壁上,让“两山排闼送青”,来表达对主人的赞美之情。

(附记:我住茅屋32年,盖了瓦房后,两间茅屋仍留着做牛屋。现在又搬进了现代住房,但我对扫“茅檐”一事还记忆犹新。今年回老家上坟,看见茅屋檐上已是青苔满布。)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