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评语探微

  2009-05-01 13:18:47  
中学生作文评语探微[作者] 邵咏梅[内容] 在作文教学的诸环节中,写好评语,做好评估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要写好一条评语总需下点工夫。诸如“中心不突出”、“写景缺乏层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中学生作文评语探微

[作者]  邵咏梅

[内容]

    在作文教学的诸环节中,写好评语,做好评估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要写好一条评语总需下点工夫。诸如“中心不突出”、“写景缺乏层次”、“论证不够有力”等千篇一律的套话,以及“基本功太差,不可救药”、“一窍不通”、“一  糊涂”等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评语,不仅对学生写好作文毫无补益,而且会大大挫伤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评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的特性:

            一、针对性

    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使学生不得要领。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即从大处落墨,如文章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立意角度、结构语言等主要方面,使学生明辨优劣,引起足够的重视。评语的着眼点要放在文章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教师布置指导的每一篇习作训练,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训练组织结构能力,或是训练想象描写能力,批改时要注意将既定的写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和靶子,有的放矢。

            二、鉴赏性

    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赏成功的喜悦。布鲁姆把学生受到激励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称作“先决情感特点”,“赏”的目的就是力求将这种先决情感特点尽可能变成影响学生的一个主要变量。有鉴于此,教师在作文评估中不能冷漠地纯客观地刻板鉴定和纯粹着眼于匡正的消极处理,而要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小至字词句,大至节段篇,并用毛笔写下大红的批语,如“此文立意深刻,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表现了作者观察生活的深刻。”、“构思巧妙,善于从课文中吸取营养,借鉴引申发挥……”、“用此一字,以一目尽传精神”等。当然这种赏识性的赞语亦不能言过其实。有时候,越是好文章越要提出高要求,使其既得到鼓励,又不自我陶醉。赏识性的评语能够产生奇妙的心理效应,请听一个学生的心声吧:“老师,虽然你的评语只有‘可喜’二字,但我看到它,心中极不平静,在后来的每次写作中每每暗下决心,不让这个‘可喜’被劣作冲淡。”

            三、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如果教师的评语老是干巴巴的几句话,那是没有资格去指责学生的“语言欠生动”的,也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和热心。写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情,评语更应该严肃认真。所谓为人师表,就该在此有所体现。教师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自己就该在评语中为学生做出表率。

    有时引用古典诗文也能使评语显得典雅庄重。如对曾因自己下了功夫而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度很苦恼的学生,写这样一则评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词),会增强他的信心。

    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要针对不同的接受对象,初高中学生应该有别。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是极不相称的。

            四、幽默性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苏联教育家米哈依尔·斯维特络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我们的评语为什么就不可以放点“盐”呢?有个学生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文一逗到底,我们在作文后这样写道:“句号瞪着圆圆的眼睛,引号的眉毛挑了起来,感叹号哭起了鼻子:我的主人,你怎么忽视了我们在文字中应有的位置?”还有一次,我们发现有位同学的作文肯定是抄袭的,便直接写道:“本文可能非你所作。”这位学生在第二次作文中夹了一张纸条:“没想到教师是如此‘理解’学生的”。显然他产生了抵触情绪。如果不坚持原则又会助长他的坏毛病。正在为难之际,突然,马克·吐温的幽默启发了我们,于是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上次评语欠妥,特更正如下--本文可能是你所作。”如此,在幽默中给学生以某种警策作用。

    运用幽默性的评语要注意适度,因为有些幽默本身含有讽刺性,搞不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五、启发性

    教师可用商量探讨的口吻,提示学生理解并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期望教师与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会造成一种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就能获得一种思索的冲动,产生再创造的欲望。

            六、情感性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每个人窥测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比如我们曾给一位写作吃力但却锲而不舍的学生写过这样一条评语:

    “在我的记忆里,你的写作功底并不是很厚实的,但从这学期的几篇文章来看,水平几乎是直线上升的……由最差到较差,再到中等—一这篇文章如果能克服详略不当的毛病,就可以列入中上等了……”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