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入格作文的几种基本结构
[作者] 王先海
[内容]
大纲指出:“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审题立意而外,作一篇文,我国历来有“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说。如何“布局谋篇”?文无定法,很难强求一律。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类文体大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格式”。作为中学生的作文基本训练,倘能循“规”蹈“矩”,由人“格”到出“格”,“死”中求活,当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谨将笔者做到的一些尝试以图示的方式录示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记叙文类
(一)一般记叙文图示:
① ④
\ / \
A.睹物思人法: ─③─⑤─⑦→⑧
/ \ /
② ⑥
③
/ \
B.议论法: ①→②─④─⑥→⑦
\ /
⑤
解说:
所谓睹物思人法,即由一件或两件有意义的“物”(①②),引出一位或多位与该物有关的“人”(③)。再进而联想到与该人(个体或群体)相关联的典型的一件(或几件)“事”(④⑤⑥),从“事”中体现出(或概括出)该“人”的性格、品质(⑦),最后回应点题,升华中心(⑧)。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所谓议论法,即通过对曾经对你的人生道路或思想转折有过较大影响或启发的某件事或某言某行(①)生发议论,引发所记的“人”(②),再进而联想到最能体现该人性格、品质的几件“事”(③④⑤),从而概括出该“人”的性格及思想品质(⑥),最后回应、升华(⑦)。如魏巍《我的老师》。
(二)复杂记叙文图示:
┌①②┐
A.联想法:①→②→③→④→⑤→⑥→⑦┤③④├→⑧
└④⑤┘
B.介绍法:
C.直观法:
解说: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