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例说

  2009-05-01 13:13:23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例说[作者] 汤登仲[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例说

[作者]  汤登仲

[内容]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习题

        目前伦理学应承担的任务

    ①如果说道德产生于人们解决冲突、追求和谐与完善的努力,那么伦理学则要对道德现象本身寻根究底,启迪人们要在理性自觉中把握自己及其创造物,掌握和遵循那些得以把人确立为人,并引导人去发展自身高级属性的生活原则。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伦理学承担着为人们应对生活挑战提供理性启迪的任务。

    ②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我国现阶段,人们不仅开始面临一些发达国家工业文明时期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还经历着转型期的阵痛带来的特殊问题。现今在尚未规范化的市场经济刺激下爆发而出的“原欲”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剧烈的震荡。而这些年出现的把市场观念套用于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倾向又使崇拜实用性,贬低精神道德因素的实利主义到处称漫。由此造成的社会氛围诱使越来越多的人以全部生命力扑向外在之物。人们在忙于实利,忙于物质追求时,往往逃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③然而目前我国伦理学未能基于生活实践,基于人变化着的生存发展需要承担起探寻新的真实有效的道德尺度的任务。当此转型之际,面对万花筒般瞬息变化、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和令人应接不暇的时潮,一些伦理学研究着缺乏准备但又不甘寂寞,急急忙忙为一个个常常相互冲突的现象或时潮作合理化甚至道德化的论证。例如,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曾被解释为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又如,把色与钱的交易吹捧成契约精神的表现。这对于瓦解人的基本价值,模糊道德的普遍法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要走出国境,伦理学首先得回到人这个基点上,只有通过对人及其需要的深入研究才能获得可靠出发点;只有贴近生活才能获得关于人的生存状态和道德状态的真切认识,从而为人们在生活洪流中接受挑战提供有益的理性启示。其次,伦理学要维护人类通过千百年探寻而确立起来的道德公理。因为,诸如“不把人当手段”,“于已有利必须于人无害”以及“共同体的任何人都不应对其它成员的命运漠不关心”这样一些道德公理乃是人类生活规律的体现,它们提供给了人观察世界、评判行为的普遍有效的尺度,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文明交往奠定了基础。

    ⑤总之,目前伦理学应当在深入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道德尺度,并区分既有道德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索,有普遍恒久价值的内容和因时因地而变化的相对性因素,提供有说服力的论证,把公理的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重新摆在人们面前,克服偏离公理立场而导致道德判断上的倒退。

    (摘自1997年4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选出本文结构图示正确的一项

    附图{图}

    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4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中的“理性启迪”是指(用本段中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下文看,第二段中的“原欲”是指(选出正确的一项):

    A.崇拜实用性。

    B·贬低精神道德因素的实利主义。

    C.以全部生命力扑向外在之物。

    D.逃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5.联系全文看,与最后一段中“有普遍恒久价值的内容”和“因时因地而变化的相对性因索”这两个概念意思一致的判断分别有(选出正确的一项):

    A.新的真实有效的道德尺度;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代价。

    B.既有道德的合理因素;又有道德的不合理因素。

    C.传统的道德公理;新的真实有效的道德尺度。

    D.传统道德的合理因素;传统道德中需要改造提升的因索。

            二、解题思路及答案

    1.第1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把握文章结构有三种方法:①理清思路法。如果文章是分析一个事物几个方面的性质,其结构形式往往表现为并列式,如《义理、考据和辞章》的主体部分;如果文章是为了把两种事物加以对比或以其中一种事物烘托另一种事物,那么其结构形式往往表现为对照式,如《纳谏与止谤》;如果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其结构形式往往表现为层进式。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如果文章是先总说后分说,或先分说后总说,或先总说再分说最后总说,那么文章就是总分式。阅读时理清了思路,文章结构也就好把握了。②归并同类法。即把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段意接近的段落合并为一层,有助于理清全文脉络。③研究过渡法。过渡词句是文章思路的外在标志,研究过渡词句也有助于理清全文脉络。

    本文共5段。第1段说的是伦理学应承担的任务;第2、3段说的是目前的社会问题以及伦理学未能承担应尽的职责,这两段意思紧密相连,第3段开头有关联词语“然而”表转折,两段呈递进关系,根据“合并同类法”与“研究过渡法”应划为一层;第4、5段意思相近,都是讲的目前伦理学应承担的任务,根据“合并同类法”应归为一层。全文三大部分的思路呈递进关系,因此,根据图示,应选D项。

    2.第2题考查把握文章观点的能力。把握文章观点也有三种方法:①分析题目法。有的题目直接表现观点,那么观点即中心论点;有的题目只显示论述范围,如《勤奋与成才》,则需要根据文意将观点概括为“只有勤奋,才能成才”;有的题目是问句,则需要在文中找答案,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的题目是修饰句,则需要揭示修饰句的本义,如《滴水穿石赞》;根据文意可揭示其观点为“对待事业要专心,有恒心,有毅力”。②找中心句法。这里的中心句指文章的中心句。一般来说,中心句不在开头,就在结尾,在中间的比较少见。③归纳综合法。有的文章的中心观点并不明显,需要根据文意归纳综合。

    结合文意来看,本文题目已显示论述范围;从文章思路来看,最后一段已揭示中心论点的一部分,即“目前伦理学……道德尺度”;“并区分……倒退”也应是论述的中心内容,但太繁杂,根据上段相关内容“维护人类通过千百年探寻而确立起来的道德公理”,可以归纳为“维护传统的道德公理”。因此,本文的中心论点应概括为:“目前伦理学应承担的任务是探索新的道德尺度,维护传统的道德公理。”

    3.第3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也有三种方法:①语法分析法。即分析该词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以及整个句子结构的分析。②同义换言法。对那些比较生僻或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可以换一个自己好懂而意思又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理解。③语境分析法。即联系前后文中与该词语内容相关的信息来理解。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