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

  2009-05-01 13:12:22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作者] 王柏勋[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  王柏勋

[内容]

 

,可以有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用科学的真知吸引学生;理解说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说明文的平直美;运用图表手段,在教学说明顺序中增添新鲜感;反复揣摩涵泳,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妙处。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七十年代末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课文164篇,其中说明文15篇,只占总数的9.14%;新版的初中教材共有课文172篇,其中说明文有38篇,点总数的22.1%,比率增加了近十三个百分点。那时的两年制高中教材,共有课文106篇,其中说明文5篇,只占总数的4.71%;现行的高中教材141篇课文中有说明文15篇,占了总数的10.07%,比例也增加了一倍多。这也充分表明,说明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其文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有的学生会觉得平淡无奇;不少教师讲起文学作品来劲头十足,一教说明文则有气无力,有的还公然对学生说:“说明文没什么好多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如果“主导”者就抱着这样的态度,说明文教学中出现“低气压”、学生没劲头的现象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当人们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注:转引自邓干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0期,第57页。)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努力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勉为”变成“乐为”,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本文谨以下列几种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参与说明文教学艺术的探讨:

            一、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乐趣

    文艺作品,能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真切的情感打动人;论说文,能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强大的逻辑力量折服人,那末,在这两方面都没有长处的说明文,是不是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借助有效的专门方法,让学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得到激发。因为,“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中学课本所选的说明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文中蕴含的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强化和激发。

    有一位老师在导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首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往透明的各自盛有石灰水和稀盐酸溶液的玻璃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请大家观看。一会儿,学生发现一个杯子里的溶液变红了,而另一个变蓝了,同学们的兴趣骤然大增。老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这里面所隐藏的秘密,如果你认真看一下新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了。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最快地在课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之前,先把十幅浮雕的教学挂图挂起来,故意遮去了图下的标题,并把次序搞乱了,然后要求学生猜出这些浮雕的标题,讲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学生问:“可以看书吗?”教师说“允许看书。”(其实老师正是为了诱导学生看书)这下,同学们的兴趣上来了,又是翻书,又是看画,连本来认为“说明文没有什么看头”的学生也都沉浸在研究和思考的海洋里。

            二.点拨学生在扩展欣赏视野中品美趣

    “文似观山不宜平”,“文以曲为贵”,常被看作做文章的“奥秘”,古今中外,无不如是,只是“曲”的方式不同罢了:小说常以曲折多变的情节吸引读者,散文多以情感起伏的波澜激起共鸣,戏剧每靠峰峦叠起的矛盾冲突抓住观众的心,倘或一望见底,就会被斥为“用淡水写的文章”。然而说明文则大多以平直见长,如《景泰蓝的制作》,有条不紊地向普通读者介绍复杂的制作过程;《中国石拱桥》,如拉家常地介绍包涵高深道理的石拱桥。然而,学习和研究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却往往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劲头。

    美,从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角度去看,一方面,应具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内容(即“真”和“善”);另一方面,又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平直质朴的说明文,是与其“实用”这个目的相适应的,它也有自己美学价值。

    现代美学还认为,“审美感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注:王朝闻:《文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