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09-05-01 13:32:19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针对以上不足,本文作如下探讨: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给直接答案多,分析理解过程少。针对以上不足,本文作如下探讨: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几个角度,凡问必曲。如: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1)一课时,作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1.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om Goode and Mrs.Flower?

2.From the text can you infer what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Mrs.Flower and Clare?

3,What did the story of the pet dog—Klegg show?

4.What did this sentence“Something somewhere smells funny”show?

5.From the last paragraph can we see how the detective was?

当然,也可对这一内容作如下的问题设计:

1.Who were Tom Goode,Clare Flower and Klegg?

2.Why was Mrs.Flower so rich?

3.Who was going to get the money?

4.What did Tom Goode know about Klegg?

5.Why did Tom Goode visit the detective?

相对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对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逐级攀登

教学A Problem For The Detective(2)一课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How many people attended the meeting?Who was the unknown man?

2.What did the young woman want to do ?

3.What made Hope think of getting the money instead of Clare?

4.What was Mr.Coal's best proof that the girl was not Clare Flower?

5.Why did Tom Goode think that the money should belong to him?

6.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7.How does this story sound?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一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艰苦的活脑训练。

三、提问设计须有“度”

这个“度”必须包括问题的难题、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1.问题本身;2.具体学生的素质。如:教学The Language of Honey Bees(1)一课,我们可以根据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提问设计应“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纵向看,它必须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各个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一般来说,1.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2.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和答问的评价等;3.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4.要讲究提问的逻辑。提问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

下面一组是教学Discovery(1)一课时所作的问题设计:

1.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2.What does the word“fine”mean in paragraph 2?

3.According to the writer,what's the first thing you should do when you are lost in the hill?Why?

4.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rothers?Why?

问1从课文本身提出问题,投石问路,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2在问1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因为有问1的铺垫,学生已尝到甜头,感到学有奔头;问3承前追踪,探求因果,使提问跌宕有致;问4向纵深处又作探索,要学生去“跳一跳”摘到桃子。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内容的处理

一般地说,教师应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后来指名回答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再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杨李花)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