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2009-05-01 13:05:05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作者] 殷建义,江苏省锡山市实验小学[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作者]  殷建义,江苏省锡山市实验小学

[内容]

 

    “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流程长,结构散,主客倒,反馈少,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作”,因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一、命题激趣,诱发情感。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色彩、饱满的感情,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反之,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在一定意义上会违背学生的写作心理,压抑学生的作文情感。“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命题的真谛,命题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感情实际和需要,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命题要注意“四性”。一是启发性。有启发性的命题不但能勾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使之头脑中浮现出作为写作素材的各种各样的鲜明形象,而且能开拓学生思路,能由此及彼产生联想,诱发他们潜在的情感。二是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情绪冲动,好像在唤醒正在沉睡的大脑皮层细胞,使它们积极活动起来。趣味性的命题能唤起学生的这种情绪,使之产生“我要写”的积极愿望。三是动情性。动真情,是学生作文的兴奋点,动情性的命题能引起学生的创作激情,产生写作冲动。四是灵活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命题作文是“不得已而为之”,“学生所写的,必须是学生积蓄的”。我们在命题时要克服公式化、概念化、成人化等倾向,注重灵活性。可采用“规定范围”(半命题)、“自由命题”等形式,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宽思路,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己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社会生活。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声像渲染”、“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维,更要使学生入“境”生情,融“情”入境,带着感情去观察,去深刻体验和感受所观察的事物,以言其心声,不为文造情。经过长期的练习,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语言积累也随之丰厚起来,作文自会大有长进。

            三、下水引路,沟通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作文的“下水”,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都没有听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

    教师“下水”,可亲自尝试写作的甘苦,了解关隘沟坎,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就能教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教师如能把自己如何打腹稿,怎样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等体会告诉学生,利于密切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教师“下水”作文丰富的词汇、精彩的篇章更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教师经常“下水”垂范,还能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喜欢作文。

            四、加强评改,深化情感。

    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因而作文批改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其二,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径,又能通过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其三,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其四,评语要有亲切感。美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正常的个人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我想,他所指的“个人磋商”,大概不只局限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谈,也应包括“作文评语”这一形式。学生在接受知识或评语时,有情感参与,是有选择的。如若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或不痛不痒,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磋商语气,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读着仿佛觉得老师在同他亲切交谈一般,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动脑想,认真动手改。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其他一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打开写作思路。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使学生作文充满真情,使整个的作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